保定品茶课程工作室,保定茶艺学习培训中心
前两天路过古玩城,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茶香。顺着香味拐进巷子,发现新开了家叫"保定品茶课程工作室"的小院。青砖灰瓦的木门虚掩着,透过门缝能看见几位年轻人正围坐着泡茶。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,祖父总在午后用盖碗泡茉莉花茶,那时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,现在倒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工作室的主理人姓陈,是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姑娘。她边烫茶杯边说:"好多学员最初以为泡茶就是茶叶加水。其实水温差五度,浸泡多十秒,滋味就完全不同了。"她演示如何温杯烫盏,动作像在抚琴。青瓷茶具在她手里转圜,水声潺潺如溪。有个穿卫衣的男孩第一次成功冲出"凤凰叁点头",兴奋地举着茶海让朋友拍照。茶汤在他手中荡漾,映着窗棂透进的斜阳。
在保定茶艺学习培训中心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。这里不急着教套式,反而先让学员用不同水温试泡龙井。80度的茶汤带着豆香,100度的却泛出涩味。通过对比,大家突然明白为什么要"因茶择水"。这种体验式的教学,让抽象的茶道变得真切可感。
从茶盏到心盏
茶席就像个小社会。上周遇到位总皱眉的会计大姐,总抱怨茶道步骤太繁琐。直到有次喝到她泡的熟普,陈老师轻轻说:"这杯茶里能喝出从容。"大姐突然眼眶发红。原来她白天做报表,晚上照顾老人,已经十年没慢下来喝过茶了。现在她成了工作室最认真的学员,还学会了用茶汤颜色判断发酵程度。
在保定品茶课程工作室的露台上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变化。新来的学员手机总亮着,但在第叁节课后,不少人开始专注注水时的水流。有个程序员说,现在调试代码前都要先泡盏铁观音,茶滤细密地隔绝茶渣的过程,莫名能让心情沉淀下来。
茶确实神奇。同一款凤凰单丛,心情浮躁时泡出的是涩,心平气和时却泡出了蜜韵。这大概就是陈老师常说的"茶映心境"吧。在保定茶艺学习培训中心,大家渐渐明白,茶道修的不是技艺,而是学会在适当的时候,让自己停下来。
最近发现工作室的学员册里有了新备注。除了记录每个人对茶种的偏好,还多了"惯用执壶手势""注水节奏"这样的观察。有次问陈老师记这些做什么,她正在整理茶柜,回头笑笑:"要找到适合每个人的习茶路径。有人适合从绿茶开始体会鲜爽,有人反而该从普洱入门感受醇厚。"
窗外的槐花落在石臼里,被偶然路过的学员捡去做了茶席点缀。这样的随性自在,或许才是茶道最动人的部分。茶香缭绕中,时光都变得柔润起来。当拿起茶壶的那一刻,世界突然安静,只剩下水与茶叶的轻轻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