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男人偏爱的黑河小街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黑河的冬夜来得特别早,下午四点天色就暗下来了。这时候你要是顺着中央街往江边溜达,准能看见叁叁两两的男人拐进临街的巷子。他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嘴里呵出的白气在路灯下格外明显。这些巷子不宽,地面铺着老旧的石板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俄式建筑,墙皮斑驳,却别有味道。
王大爷是这条巷子的老住户了。他常说:“咱们这儿的男人啊,下班就爱往巷子里钻。”他开的修鞋铺子在这条巷子里摆了二十多年,每天下午四五点开始,总能看见熟面孔。老李会拎着半斤猪头肉过来,坐在小马扎上一边等补鞋,一边唠嗑;开出租的小张收车后也常来,就为了在巷口买份热乎的炸鱼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往里走几步,老周家的烤肉摊子已经开始冒烟了。他家秘制的酱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,炭火烤得肉串滋滋作响。几个刚下班的中年男人围坐在小桌旁,也不急着吃,先要两瓶啤酒慢慢喝着。“这天冷的,就得来这儿暖和暖和。”穿着工装的老刘说着,咬了口刚烤好的肉筋。他们聊的都是家常,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,偶尔也说说工作上的烦心事。
再往深处走,巷子拐角有家不起眼的理发店。老师傅用的还是老式推子,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海报。来这里理发的男人,多半是图个清静。坐在那把老旧椅子上,听着推子的嗡嗡声,能让人暂时忘掉外面的喧嚣。刚理完发的老赵对着镜子照了照:“这手艺,大酒店旁边的发廊可比不了。”
这些小巷子白天很安静,到了傍晚就活泛起来。卖山货的老陈会把新收的榛子、蘑菇摆出来,路过的人总要抓一把闻闻香味。开杂货铺的老孙习惯在门口支个小桌,和邻居下盘象棋。偶尔有游客误入巷子,总会好奇地东张西望,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男人愿意挤在这些不起眼的小巷里。
巷子外的世界在变
这些年黑河变化挺大,江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盖起了新楼,这边也建了不少商场。但奇怪的是,这些小巷子依然热闹。新开的奶茶店、网红餐厅吸引着年轻人,可很多男人还是习惯往老巷子里跑。或许是因为在这里,能找到最自在的状态。
开五金店的老吴说得实在:“在大商场里吃饭,得正襟危坐。在这儿,翘个二郎腿也没人说你。”他的店就在巷子中间,每天下午收摊后,他喜欢在巷子里溜达,和熟人打个招呼,聊聊闲天。他说这条巷子像他这样的男人很多,不需要刻意安排什么,随性而来,尽兴而归。
夜深了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最后几个男人互相道别,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。明天,当夜幕降临,这些黑河男人又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这条熟悉的小巷。他们在这里卸下一天的疲惫,在烟火气中找回最舒服的生活节奏。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就这样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