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,大学城附近便宜胡同
初来乍到,钱包要紧
刚来杭州上大学那会儿,手里揣着有限的生活费,心里头琢磨的头等大事就是——哪儿能吃得好又花得少?食堂固然是主战场,但总有吃腻的时候,总想换换口味。这不,我和室友们最先盯上的,就是学校周边那些弯弯绕绕的胡同小巷。于是,“杭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”这个问题,几乎成了我们那段时间的口头禅。
你还真别说,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巷子,里头可是别有洞天。我们最先探索的,是离宿舍区最近的一条小胡同,名字挺普通,就叫学子巷。走进去,那感觉一下子就对了。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楼下密密麻麻地开着各种小店,空气里混杂着饭菜的香气、烤串的孜然味,还有那么一点点市井的烟火气。这模样,一看就跟大门外那些光鲜亮丽、租金昂贵的商业街不一样。
我们试探性地走进一家卖麻辣烫的小店。嘿,价格牌一瞧,心里就踏实了。素菜一块五,荤菜叁块,汤底还免费。自己拿着小篮子挑上一大盆,有菜有肉有面,煮好了热气腾腾地端上来,人均还不到二十块钱,就能吃得心满意足。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,动作麻利,偶尔还会跟熟客聊上几句。这种味道,这种氛围,可不是连锁快餐店能比的。
后来胆子大了,我们开始往更深的巷子里钻。发现有些店甚至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,就挂个小黑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“今日特色”。可偏偏就是这些“藏”得很深的店家,往往能带来惊喜。比如有一家做葱油拌面的,店面小得只能摆下叁张桌子,但师傅那手艺是真绝。面条劲道,葱油熬得喷香,再配上点猪油渣,拌开了吃,那叫一个香啊,每次都能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。价钱呢?十块钱出头,简直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的福音。
当然,除了这些小饭馆,胡同里还散落着好多宝藏。比如傍晚时分才出摊的鸡蛋灌饼阿姨,做的饼外酥里嫩,加上里脊和生菜,也就六七块钱,是很多同学下课后的能量补给站。再比如那家水果摊,因为躲在小巷深处,租金成本低,水果的价格往往比外面超市还要便宜一两成,而且老板人实在,从不缺斤短两。
这么一圈吃下来,我算是明白了。想知道大学城附近便宜胡同在哪里,其实不用刻意去记哪条路的名字。你只要敢于走进去,用眼睛看,用鼻子闻。那些本地居民和学生们络绎不绝的地方,那些店面装修朴素、老板笑容憨厚的地方,八成就是我们要找的“美食基地”。在这里,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,更像是一种寻宝的乐趣。每一次新的发现,都能让我们高兴上好一阵子。
如今虽然已经毕业,但偶尔回到大学城,我还是会习惯性地拐进那些熟悉的胡同里,吃一碗面,或者买个饼。味道似乎没变,身边坐着的,依然是那些讨论着功课、畅想着未来的年轻面孔。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,这些实惠可口的美食,它们共同构成了我,以及无数杭城学子记忆中,最温暖、最接地气的一部分。这大概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,对于青春和味道的故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