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岭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公主岭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1:19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让人心疼的午后

前几天刷朋友圈,看见老家表妹发了条动态:“累趴了,明天还要继续带课”。配图是写满单词的教案本,角落露出的价格表上赫然写着“一对一辅导,每小时50元”。我愣了半天——表妹今年刚满十四岁,在公主岭读初中。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本地论坛看到的帖子:“公主岭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。

拨通视频电话时,表妹正趴在堆满练习册的书桌上。镜头里她揉着眼睛笑:“家里都挺好的,就是...就是想自己挣点零花钱。”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,“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这样,教小学生做题嘛,不难的。”

可我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。姑姑去年厂里裁员后,在超市做理货员,姑父开出租车的收入也不稳定。表妹桌上的新文具越来越少,校服袖口磨得发白都没换。这50块钱一小时的背后,藏着一个少女被迫早熟的心事。

她告诉我第一个学生是个叁年级男孩:“那孩子总坐不住,我得想各种游戏让他专注。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像老师,像保姆兼演员。”说完自己先笑了,可笑容里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疲惫。

藏在账本里的青春

表妹有个浅紫色笔记本,工整记录着每笔收入。“9月13日,教数学2小时,100元”“9月20日,买参考书花了28块”。最让我鼻酸的是末尾那行小字:“等攒够800,就给妈妈买那件她看了叁次的羽绒服。”

这样的故事在公主岭不算新鲜。菜市场王婶的女儿,也是周末带着几个孩子写作业;小区门卫老刘的孙子,每晚在车库给邻家孩子补课。小城里涌动着的这些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故事,成了很多家庭隐形的支柱。

但表妹的数学老师发现了异常。上周月考,她成绩跌了十几名。“是不是晚上备课太晚了?”老师在电话里委婉地问姑姑。那天表妹哭得很伤心,她笔记本上多了个新条目:“必须每天先完成自己的作业。”

我忽然想起自己十四岁时,周末都在操场上疯跑,为漫画里的人物命运揪心。而现在的表妹,已经会计算时间成本,会斟酌每句话能不能让小学生听懂,会担心家长下次还约不约课。

这让我想起另一个让我触动的情景。上周去学校接表妹,听见两个女生讨论教学进度:“你那个学生拼音教到哪了?”“我买了套卡片,效果挺好。”她们交流心得的样子,俨然经验丰富的小老师。校门口等待的家长里,有人是来接孩子,有人是送孩子去给别人上课。

表妹最近教会了学生背乘法口诀,那孩子妈妈多付了二十块说是奖励。她用这笔钱给姑姑买了护手霜:“妈妈整理冻品柜,手都裂了。”说这话时,她眼睛里闪着光,那是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大人的倔强。

夜幕降临公主岭,很多窗户里亮着灯。其中有些灯光下,十四岁的“老师”正在给更小的孩子讲解题目。这些发生在小城的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故事,对于成长,对于责任,也对于生活教给他们的第一课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