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,大石桥150元扫码加好友找小妹
这几天在老家的县城,总能在电线杆和公厕墙上看到一些手写的小广告。内容都差不多,写着“大石桥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,旁边还用红色记号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我还愣了好几秒。
这年头居然还有人用这么原始的方式打广告。不过转念一想,可能他们瞄准的就是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?或者故意用这种土办法降低别人的戒心?我站在那儿琢磨了半天,心里直犯嘀咕。
二维码背后的猫腻
后来我在菜市场门口的配电箱上,又看到了类似的内容,这回写的是“大石桥150元扫码加好友找小妹”。两个广告隔了不到五百米,说的话都一个路子。我寻思着,这要不是同一个人干的,那至少也是个团伙作案。
说实在的,现在谁还不知道这种套路啊。扫了码,要么是让你先交定金,要么是拉进各种乱七八糟的群。最后钱花了,连个人影都见不着。我隔壁家的老李头就上过当,前阵子非要扫个类似的二维码,说什么能领免费保健品。结果呢?卡里少了五百块,气得他好几天没睡好觉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,镇上经常有人用“掉钱分钱”的套路骗人。现在手法是升级了,都开始用上二维码了,可本质还是一样的。所以说啊,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却有很多挖好的坑。
有时候我在想,为什么这种老掉牙的骗术总能找到人上当?可能就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图便宜的心理。一百五十块钱,在现在能干啥?吃顿火锅都不够。可偏偏就有人觉得,用这么点钱就能找到“小妹”,这价钱本身就不太对劲。
再说了,真要是有这种好事,人家干嘛要满大街贴小广告?早就在熟人圈子里传开了,哪还轮得到陌生人。这么简单的道理,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想不明白了呢?
我观察过那些贴广告的人,专挑凌晨两叁点出来活动。动作快得很,贴完就走,根本抓不着。而且他们特别会选地方,都是人流量大但又没摄像头的位置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,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事。
最近县城里在搞文明城市创建,清洁工阿姨们每天都要清理好多这种小广告。可今天刚撕掉,明天又贴上了,跟野草似的,除都除不尽。要我说啊,与其费劲去清理,不如多在街上装几个监控摄像头,把这些半夜贴广告的人都拍下来。
其实最让人担心的是,万一真有年轻人一时糊涂信了这些广告,那可不是损失一百五十块钱那么简单。现在网络诈骗这么猖獗,谁知道扫码之后会牵扯出什么更大的麻烦。个人信息泄露了,银行卡被盗刷了,这些后续问题才最让人头疼。
所以啊,下次要是再看到“大石桥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这种广告,我劝您还是绕道走。实在无聊了,找个朋友喝喝茶、聊聊天,不比冒险扫这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