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邮品茶私人工作室,高邮品茗私人茶坊雅集
这几天路过城南老巷,总能看到那块素雅的木牌——高邮品茶私人工作室。说来挺有意思,这家工作室就藏在青砖灰瓦的旧宅里,要是不留意,还真容易错过。
推开虚掩的木门,里头别有洞天。天井里的石榴树正开着花,石缸里的锦鲤慢悠悠地摆尾。店主是个穿棉麻衫的年轻人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茶具。“我们这儿不赶时间,”他笑着说,“有的客人一来就是大半天。”
茶的另一种可能
他给我泡了杯本地绿茶,茶汤清亮,带着淡淡的板栗香。“很多人觉得喝茶是老年人的爱好,”他边说边注水,“其实茶可以很生活化。”确实,旁边那桌年轻人正边喝茶边讨论着旅行见闻,笑声不断。
墙上挂着每月茶会的主题海报,从“春日茶席”到“冷泡茶实验”,挺有新意。这种高邮品茶私人工作室,倒更像是个让茶回归日常的共享空间。
茶香里的旧时光
转过天来,我去了城东新开的另一处——高邮品茗私人茶坊雅集。这里风格完全不同,更像老茶客的聚会所。红木茶桌上摆着各式紫砂壶,博古架陈列着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饼。
掌柜的是位戴老花镜的大叔,正给客人讲解如何辨别岩茶的火功。“你看这茶汤的颜色,”他举起玻璃公道杯,“像不像琥珀?”满屋子茶香氤氲,几位老先生在下象棋,手边都放着各自的茶杯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角落里的母女。妈妈耐心地教女儿怎么拿盖碗,小姑娘学得认真,虽然动作还不太熟练。这种代代相传的茶趣,或许就是高邮品茗私人茶坊雅集最动人的地方。
坐下来细品,发现两处虽风格迥异,却都守着一份对茶的诚意。工作室里年轻人多,喝茶方式新颖随意;茶坊雅集则更传统,讲究冲泡手法和品茗礼仪。但无论哪种形式,都让喝茶这件事变得生动起来。
临走时买了二两当地产的珠兰香茶。现在每天下午,我都会给自己泡上一杯。茶香袅袅中,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安静的老巷,听见石榴树下清脆的注水声。或许这就是茶最美妙的地方——它总能让你在忙碌生活中,找到片刻的惬意与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