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300一晚同城约茶,萍乡300元同城相约茶会
最近在本地论坛上看到一个挺火的话题:“萍乡300一晚同城约茶”,乍一看还以为是新开的茶馆促销。后来发现旁边还有个类似的说法叫“萍乡300元同城相约茶会”,这倒让我想起几年前在城南老巷子里参加过的一场真正的茶会。
那是个梅雨季的周末,青石板路上还泛着水光。朋友硬拉我去参加他师傅办的茶会,说是一位做了叁十年茶的老先生主持。我本来想着“300块喝个茶也太贵了”,结果走进那座带着天井的老宅院就愣住了——八仙桌上摆着七八种茶具,老先生正用炭火慢慢烧着山泉水。
原来茶可以这样喝
老师傅第一泡用的是本地产的云雾毛尖。他让我们先闻干茶香,那股栗香味到现在我都记得。重点是他边泡边讲解,怎么温杯、怎么高冲、怎么闻盖香。说来惭愧,我平时泡茶就是把茶叶往杯子里一扔,开水一冲了事。那天的茶汤入口特别绵柔,跟我平时喝的完全不是同一个味儿。
中间休息时我和旁边一位大姐聊天,她说每个月都会来参加这种萍乡300元同城相约茶会。“虽然比普通茶馆贵点,但能学到真东西啊。上次学了怎么存茶,回家就把冰箱里的茶叶都搬出来了。”她笑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,“这是我自家茶柜,现在存着的茶比以前好喝多了。”
后半场老师傅展示了潮汕工夫茶。那个茶盘特别有意思,像个浓缩的园林景观。他边说边演示,手腕翻转间茶香四溢。最让我惊讶的是,在场有个年轻人居然能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做得像模像样。老师傅直夸他有天赋,后来听说这小伙子现在真的开了家茶室。
那天我们还尝到了叁种不同年份的普洱。新茶的涩感,五年茶的醇和,十年茶的顺滑...这么一比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“越陈越香”。老师说存茶就像交朋友,需要耐心等待。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。
散场时每个人都得了小包茶样。我回家照老师教的方法泡给家人喝,连平时只爱可乐的弟弟都说这个茶不一样。后来我还真养成了每周留出时间慢慢品茶的习惯,虽然再没遇到过那么精彩的萍乡300一晚同城约茶活动,但那段经历让我明白,有些钱花在体验上特别值。
现在看到网上那些对于萍乡300元同城相约茶会的讨论,总会想起那个湿润的午后。在老宅院里,十几个人素不相识,却因为一杯茶坐在了一起。茶香袅袅中,听着雨滴从屋檐落下的声音,那种感觉...怎么说呢,就像把忙碌的生活按了暂停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