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义品茶课程工作室,遵义茶艺学习中心
走进这家工作室,迎面飘来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,不是那种浓烈得化不开的气味,而是像山间晨雾般轻柔地包裹着你。靠墙的博古架上错落摆放着各式茶具,从质朴的紫砂到清透的白瓷,每件器物都像是在诉说着什么。
记得第一次来上课时,老师并没有急着讲茶道礼仪,而是先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本地的湄潭翠芽。看着嫩绿的芽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,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喝茶不只是解渴,更像是在和一片土地对话。
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故事
课程安排得很有意思,不是照本宣科地讲那些枯燥的理论。老师会让我们先观察干茶的样子,再闻香气,最后才品尝。她说:“茶叶最诚实,你怎么对待它,它就怎么回应你。”这话听着简单,可细想起来特别有意思。就像我们遵义的红茶,因为这里特殊的气候土壤,才有了那种独特的甘醇。
实操环节总是最热闹的。刚开始大家连茶壶都拿不稳,水不是太烫就是凉了。但慢慢的,手腕找到了感觉,注水时的水流变得均匀了。有个学员打趣说,这比学开车还难呢!老师笑着接过话:“急什么呢?茶汤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刚刚好。”
茶香里的温暖时光
最让我触动的是在这里认识的人们。有退休的教师,想通过学茶艺让晚年生活更充实;有年轻的上班族,把这里当作远离喧嚣的静心之处;还有带着孩子来的父母,想让下一代早些接触茶文化。每周的茶课成了我们共同的期待,在袅袅茶香中,素不相识的人渐渐成了能聊知心话的朋友。
上个月我们办了个小型茶会,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家乡的茶叶。那天下午,阳光透过竹帘洒在茶席上,大家轮流泡茶、品茶,偶尔交流几句心得。没有刻意营造的氛围,却自然流淌着一种温暖的默契。那一刻我突然懂了,为什么说茶能养性,原来养的是与他人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性。
现在每次路过这家工作室,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。这里不单单是教人泡茶的地方,更像是个让人慢下来的驿站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有个地方安心地喝杯茶,学着品味生活中的细微滋味,实在是件很美好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