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2:47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东营西城大学城旁边的篮球场上,每到周末下午就格外热闹。上周末叁点整,场边乌泱泱聚了近百个学生,穿各色球衣的男生女生们抱着篮球说说笑笑,塑胶地面被踩得嗒嗒作响。这场面可不是偶然——组织者小李擦了把汗对我说:“大家在群里约了好几天,就为凑齐这东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球局。”

穿红色10号球衣的小王刚投进个叁分,转身时眼睛都亮着光:“平时总在教室宿舍两点一线,能一口气认识这么多附近学校的球友太难得了!”他话音未落,隔壁师范学院的几个女生组队过来挑战,场上顿时响起阵阵叫好声。篮球在众人手中传递,仿佛成了连接不同校园的纽带。

叁小时能发生什么

从叁点到六点,夕阳渐渐把每个人的影子拉长。最初还有些生疏的队员们,现在已经开始击掌庆祝。化学系的阿杰在休息区拧开水瓶盖:“你说巧不巧?刚才防我的那个男生,去年在科创比赛现场就坐我前排。”他们约好下周末再去市图书馆查资料。这样的场景在球场各处上演——有人发现彼此参加过同一个志愿活动,有人聊起共同认识的老师,更多人在商量暑假要不要组队去黄河口写生。

穿蓝色运动服的女生小陈靠在栏杆上休息,她指着场边叁五成群交流联系方式的人群笑了:“本来觉得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就是个普通联谊,没想到真能碰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。”她刚和石油大学的几个同学约好,下个月要一起去参观胜利油田展览馆。

组织者小李掏出手机看了看计时器:“还剩下四十分钟,咱们打场友谊赛怎么样?”话音刚落,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。原本松散的人群自动分成四个队伍,没上场的同学自觉站在场边当起啦啦队。裁判由体育学院的几位同学轮流担任,计分板用粉笔写在临时找来的硬纸板上——虽然简陋,但每个人都很认真。

经济学院的大二学生小刘擦着汗说:“这叁小时过得真带劲!比在宿舍刷手机强多了。”他刚和对面队伍的中锋聊起双休日兼职的事,两人发现都在万达广场做过促销,顿时有了说不完的话题。

天色渐暗,六点的下课铃声从远处教学楼飘来。大家依依不舍地收拾东西,几个男生忙着拆解临时计分板,女生们则把空水瓶扔进可回收垃圾桶。不知谁喊了句“下周六老地方不见不散”,得到一片响应。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,小李长舒一口气:“东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算是成功了,但更重要的是——大家真的通过这次机会建立了联系。”

走在回寝室的林荫道上,叁叁两两的学生还在热烈讨论刚才的球赛。穿红色球衣的小王正和刚认识的法学院同学比划着某个精彩扣篮,他们约好明天一起去食堂吃饭。这样的画面,或许正是组织者最想看到的——当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不再只是数字,而变成真实的相遇,这片大学区突然变得生动而温暖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