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邢台小巷情缘何处寻
邢台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个问题最近老在我脑子里打转。昨天路过清风楼旁边的老街,看见一对小情侣在巷口买烤红薯,男孩细心地把红薯皮一点点剥开,热气腾腾地递到女孩手里。这个寻常的画面,突然让我想起朋友小敏的故事。
小敏是在那条青石板巷子里遇见阿杰的。那天她抱着刚取的快递,雨伞被风吹得翻了过去,整个人淋得像只落汤鸡。阿杰正好从裁缝店出来,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伞塞给她,转身就冲进雨里。等小敏反应过来,只来得及看见他消失在巷子转弯处的背影,还有落在她手里的黑色长柄伞。
伞下的缘分
后来小敏在附近转悠了好几天,终于在那家老裁缝店门口又遇见他。“还你伞”,小敏把迭得整整齐齐的伞递过去时,发现对方耳根微微发红。原来阿杰是裁缝店的学徒,跟着老师傅学做旗袍已经叁年了。从那天起,小敏总找各种理由往裁缝店跑——改个裤脚、换个拉链,有次甚至抱着奶奶的旧棉袄说要改个款式。
巷子东头的李奶奶常说,这条巷子就像月老手里的红线,把该遇见的人都悄悄系在一起。她坐在自家门槛上剥毛豆,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人:“现在的孩子总问邢台小巷情缘何处寻,其实啊,缘分就在豆浆摊的热气里,在修鞋师傅的闲聊里,在傍晚飘来的饭香里。”
这话说得真在理。阿杰后来给小敏做了件淡紫色的旗袍,针脚细密得像春雨。量身的时候他紧张得手抖,尺子量到腰围时,小敏听见他轻轻说了句“好细”,两个人顿时都红了脸。这件旗袍现在挂在小敏的衣柜里,她说比任何名牌裙子都珍贵。
巷尾那家烧饼铺的夫妻也是在这条巷子认识的。妻子当初是隔壁文具店的售货员,丈夫每天雷打不动来买两个糖烧饼。坚持买了大半年,终于鼓起勇气多买了一个递过去:“请你吃”。如今他们的烧饼铺开了十几年,每天清晨四点半就开始和面,烤炉飘出的香气能飘满整条巷子。
有时候我觉得,邢台巷子里的爱情或许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。修自行车的王叔会在老伴送饭时,用抹布反复擦好几遍手;水果摊的老板娘永远会把最甜的橘子留给她丈夫;就连巷子里那只叁花猫,也总是把逮到的老鼠叼到伴侣面前。
前两天又路过那条巷子,看见阿杰正在店门口给小敏整理衣领。阳光从老槐树的叶子间漏下来,在他们身上洒了一地碎金子。小敏看见我,悄悄比了个胜利的手势。我突然明白了,那些对于邢台巷子里的爱情哪里的疑问,答案可能就写在每一个相视而笑的瞬间里。
老街要改造的消息传了很久,居委会说这些老房子明年可能要统一修缮。不知道改造后的巷子会变成什么模样,但我想,只要这些温暖的故事还在延续,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雨天分享一把伞,在清晨分享一个烧饼,这条巷子就永远会是爱情生长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