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城品茶加惫工作室,应城茶道服务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8:13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应城老街,发现一家叫“应城品茶加惫工作室”的小店,总有人提着茶包进进出出。说真的,刚开始看到这名字,我还以为是那种扫码加好友搞营销的新式茶铺。直到上周被朋友拉着去体验,才发现自己差点错过宝藏。

推开木门,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用盖碗冲泡凤凰单丛。她手腕轻轻一转,橙黄茶汤就顺着白瓷杯壁滑落,动作像在弹古筝。朋友凑过来说:"瞧见没?人家这手法可是在潮州学了两年。"坐在对面的老爷子呷了口茶眯起眼:"比我藏了十年的老普洱还润。"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,他擦着茶海和我们闲聊:"现在人都图快,连喝茶都要立顿茶包。可茶叶自己都不急呀——长在山上要吸足雨露,炒青时得跟着锅温调整手法,冲泡时还要等着水温降到合适度数。"他边说边展示着茶则里的金骏眉,"就像我们应城品茶加惫工作室,虽然名字带着现代味,骨子里还是传统茶道。"

角落里有个妈妈带着孩子上茶艺启蒙课。小朋友踮脚嗅着玻璃壶里舒展的碧螺春,突然嚷道:"妈妈,茶叶在游泳!"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。确实,当你看过茶叶在杯中叁次沉浮,就明白为什么说"茶如人生"。

说到应城茶道服务工作室的特色,他们最近推出了"节气茶单"。惊蛰喝茉莉银针清肝,霜降饮正山小种暖胃,甚至根据客人体质搭配茶饮。上次见个姑娘胃寒,茶艺师用十年陈普洱加两片陈皮,姑娘喝完就说胃里像揣了个暖手宝。

现在周末约茶都得提前两天订位子。隔壁桌的证券公司经理说他每周必来:"在这呆半小时,比吃降压药还管用。手机消息叮咚响的时候,茶艺师刚好在斟茶,听见茶水声的瞬间,莫名就平静下来了。"

临走时发现他们的茶叶罐都标着手写标签:某款岩茶带着雨后青苔味,某批龙井存着炒豆香。主理人递来试饮杯说:"尝尝这款野放白茶,像不像咬了口水蜜桃?"茶汤过喉的瞬间,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人说"茶有余甘"。现在朋友问起哪家茶馆值得去,我总推荐这间应城茶道服务工作室——虽说这名字听着像要扫码加好友,可里头藏着的,分明是城市里的山水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