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泉火车站附近站街,酒泉车站周边街头见闻
路过酒泉火车站的人,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氛围。那天傍晚我刚出站,就看见广场边上聚着几个推小车卖烤串的摊贩,孜然香味混着西北特有的干爽空气,飘得老远。有个穿褪色工装的大叔正蹲在花坛边和同伴比划着说什么,声音时高时低,像在争论又像在闲聊。
往西走两百米,有家开了二十年的牛肉面馆。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给熟客多舀了勺辣子。"老规矩,面要毛细是不?"她抬头时眼角的笑纹挤成了扇子。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"凉拌牛腱25元"的红字,已经卷了边。这让我想起叁年前第一次来酒泉,也是在这家店,听见两个铁路工人边吸溜面条边聊孩子中考的事。
转角遇到的光景
面馆往右拐进小巷,突然就安静下来。夕阳把老式住宅楼的影子拉得长长的,有个穿校服的男孩坐在修车铺门槛上写作业,铅笔盒敞开着摊在膝盖上。修车铺老板边拧自行车链条边和隔壁杂货店老板娘搭话:"张姐,你家娃子今年实习单位定了吧?"
再往前走,看见个提着菜篮的老奶奶在公交站牌前眯着眼睛看路线。我正要上前帮忙,突然跑来个小伙子:"王奶奶,这趟车不到医院,得坐下一班!"原来是小超市的送货员,每天这个点都会经过这里。老奶奶从篮子里掏出个苹果非要塞给他,两人在站台前推让了好几个来回。
巷子尽头有对年轻夫妻在整理刚进的货,丈夫踮着脚往货架上摆方便面,妻子抱着叁个月大的孩子坐在收银台后面轻声哼歌。听见孩子咿呀学语,路过买烟的大爷特意放轻了脚步。
这些看似寻常的瞬间,拼凑出酒泉火车站附近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卖烤红薯的大婶认得常来买夜宵的出租车司机,报刊亭老板会给忘带零钱的学生赊账,这些琐碎却温暖的细节,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忍不住放慢脚步。
夜幕降临时,火车站钟楼亮起暖黄的灯。广场上有人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,也有人坐在石凳上慢悠悠地抽着烟。晚风里飘来旁边小吃摊的葱花饼香气,混合着远处列车进站的汽笛声。我站在天桥上看着这幅流动的画卷,忽然觉得,所谓人间烟火,大概就是这些散落在火车站附近的日常片段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