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台火车站小巷子,九台站旁胡同记忆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47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提起九台火车站小巷子,老九台人没有不熟悉的。那条窄窄的通道,夹在车站老旧的红砖墙和一片低矮的民房之间,地上铺着的石板早就被磨得发亮。每次从那儿走过,都能闻到一股复杂的气味——刚下火车的人带来的远方气息,混着旁边小饭馆里飘出的家常菜香,时不时还有煤烟味儿掺和进来。?

我小时候常跟奶奶穿过这条巷子。她总是紧紧攥着我的手,嘴里念叨着“慢点儿,看车”。其实哪儿有什么车呢,最多就是几辆叮铃咣当的自行车,还有那辆永远停在拐角卖烟卷儿的小推车。奶奶的布鞋踩在石板上,发出轻柔的“沙沙”声,那声音到现在我还记得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要说这九台站旁胡同记忆里最鲜活的,还得是那些做小买卖的。巷口老李的烧饼摊,天不亮就亮起灯,那面团在案板上摔打的“啪啪”声,比闹钟还准。他媳妇在一旁炸油条,金黄色的油条在滚油里翻着跟头,馋得我们这些上学娃走不动道。“李叔,来俩烧饼!” “好嘞,刚出炉的,烫着呢!” 这样的对话,几乎每天都在巷子上演。

再往里走,王阿姨的杂货店更是我们的乐园。玻璃柜台里摆着花花绿绿的糖果,还有那种五分钱一根的冰棍。夏天的时候,我们一群孩子围在店门口,舔着冰棍,看着火车站的旅客来来往往,猜他们从哪儿来、要到哪儿去。王阿姨从来不赶我们,有时还会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在火车站遇到的新鲜事。

对了,巷子中间那段有个修鞋摊,张大爷在那儿一坐就是二十年。他的工具箱像个百宝箱,锥子、线团、鞋掌摆得整整齐齐。附近的老街坊都爱来找他,修鞋是次要的,主要是想跟他唠唠嗑。张大爷手里忙活着,嘴里也不闲着,从谁家孩子考上学了,到火车站又开了哪趟新车,他都知道。

那些相遇与别离

这条九台火车站小巷子,像个忠实的见证者,默默看着无数人来人往。记得有一回,我看见个姑娘在巷口哭,手里攥着张火车票。没过多久,有个小伙子拖着行李箱匆匆跑来,两人就在那儿抱着,说些听不清的话。后来我才明白,那是异地恋的情侣在告别。

也有温馨的画面。去年冬天,我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,在孙子的搀扶下,颤巍巍地站在巷子里。“就是这儿,”他指着墙角说,“当年我就是在这儿第一次见到你奶奶。” 那一刻,整条巷子仿佛都温柔起来。

如今我也经常路过这条巷子,虽然烧饼摊搬走了,杂货店也变成了手机维修店,但那份熟悉的感觉还在。偶尔还能遇到老街坊,站在巷子里聊上几句:“最近怎么样?”“孩子工作还顺心吗?” 简单的话语,却透着说不出的亲切。

有时候下班晚了,独自走过这条九台火车站小巷子,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。脚步声在巷子里回响,忽然就想起奶奶的话:“这人啊,就像火车,总要往前开的。但有些地方,有些回忆,会一直在这儿等着你。” 是啊,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装着太多人的九台站旁胡同记忆,它不言语,却什么都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