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约茶上课,巢湖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“巢湖约茶上课”的消息,刚开始我还纳闷,这年头连喝茶都能开课了?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,我跟着朋友去凑了个热闹。
到了地方才发现,这和想象中正襟危坐的课堂完全不一样。茶室临着湖畔,微风带着水汽拂面,十几个人围坐在长茶桌前,有个穿亚麻衬衫的师傅正慢悠悠烫着茶杯。他开口第一句就说: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,就是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。”
从烫杯到闻香都是学问
师傅拎起热水壶,手腕轻轻转动,让热水在紫砂壶里划圈。“温壶这一步啊,很多人图快就省略了。”他停下来让我们摸壶壁的温度,“其实就像运动前要热身,茶壶也得先适应温度,等会儿泡茶才出味。”这个细节让我突然意识到,平时自己那种抓把茶叶倒开水的喝法,简直是在糟蹋好茶叶。
最有趣的是闻香环节。师傅让我们先闻干茶,再闻注水后的湿香,最后品茶时还要感受留在杯底的冷香。“同一款龙井,在不同阶段香气是会变的。”我凑近杯口,果然发现刚开始是炒豆香,凉下来后竟飘出淡淡的兰花香。这种层层递进的变化,要不是有人点拨,我自己喝十年茶也未必能察觉。
坐在我旁边的大姐说,她来参加这次巢湖品茶学习交流,纯粹是因为买了太多茶却不会品。“家里堆着各种名贵茶叶,但喝起来都一个味儿。”她笑着摇头,“现在才知道,原来不是茶叶不好,是我不会泡。”这话引来不少人的共鸣——确实,好东西也得配好方法才行。
师傅教我们品茶时,特别强调要用舌尖、舌面、舌根分别感受甜、涩、苦。“别一口闷下去!”他示范着啜饮的动作,“让茶汤在嘴里转一圈,和品红酒是一个道理。”我试着照做,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茶汤从微苦到回甘的完整过程,那种甜不是糖的甜,而是从喉咙深处漫上来的清甜。
聊到兴头上,师傅开始讲起他收徒的故事。有个年轻人连续来了叁个月,每次都坐在角落认真记笔记。直到某次泡茶时,师傅才注意到他手腕的动作特别稳——“原来人家是外科医生!”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。医生说,来做巢湖约茶上课,是为了练习专注力和手稳,没想到真的爱上了茶道。
窗外湖面上掠过几只水鸟,茶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。我忽然理解为什么这种活动越来越受欢迎了。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夹缝中,能有个地方让人慢下来,专注地做一件简单的事,本身就是种疗愈。不必谈论什么高深的茶道哲学,就是单纯地学习怎么把一杯茶泡好,怎么品出其中的滋味变化。
临走时,师傅送每人一小包茶叶,“回去照今天的方法试试,下次来告诉我你们喝出了什么。”我捏着那包茶叶,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场巢湖品茶学习交流了。这种既长知识又接地气的活动,比起那些纸上谈兵的课程,确实有意思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