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品茶教室工作坊,句容茶艺学习体验坊
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往前走,不经意间就会闻到一阵茶香。这香味淡淡的,像是怕惊扰了这座小城的宁静,却又固执地在空气里打着旋儿,引着你往巷子深处去。循着香味,便能看到那扇木门,门上挂着一块原木牌子——“句容品茶教室工作坊”。而旁边另一块稍小些的牌子,则写着“句容茶艺学习体验坊”。名字听着有些相似,可推开那扇门,里面的光景,才是真正故事的开始。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人,多半会愣一下。这儿和大家想象的“茶艺表演”不太一样,没有太多严肃的规矩,也没有让人不敢大声说话的压抑感。空气里弥漫着的是茶叶被热水激发出的天然香气,混合着木头和陶器的温和气息。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茶桌旁,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茶具,有的精致,有的朴拙。
工作坊的李老师是个温和的中年人,他很少说什么高深的理论。他常说:“咱们这个句容品茶教室工作坊,不是教你们怎么‘表演’喝茶的。是想让大家,真的能喝懂手里的这杯茶。”他拿起一个白色的盖碗,一边娴熟地注入热水,一边说,“你看,同样是碧螺春,为什么有的喝起来鲜,有的喝起来涩?差别可能就在水温高了那么一点点,或者水注得太急了。”
这话一下就说到我心里去了。是啊,平时自己泡茶,不就是抓一把茶叶,冲上热水就完事了吗?从来没想过,这看似简单的过程,里面竟有这么多细微的讲究。
手心里的温度
在句容茶艺学习体验坊,最打动我的,是那种“手感”。李老师会让我们轮流上手,亲自去感受。“别怕烫,也别怕摔,”他笑着说,“东西是拿来用的,不是拿来供着的。你得用手去感受盖碗的温度,用眼睛去看茶汤的颜色,用鼻子去闻每一道水之间香气的变幻。”
我学着他们的样子,小心翼翼地端起一个小小的品茗杯。杯子是陶制的,握在手里有种粗粝而温暖的踏实感。茶汤是金黄色的,透亮得像一块琥珀。我第一次发现,原来茶汤不都是苦涩的褐色。轻轻啜一口,一股清甜的花果香瞬间在口腔里散开,完全没有预想中的苦味。那种惊喜,就像突然发现了一个藏在身边已久的宝藏。
在这里,泡茶不再是一个机械的任务,而成了一场与茶叶、与水、与器物的温柔对话。
一期一会的相遇
来的次数多了,我渐渐明白了“句容品茶教室工作坊”和“句容茶艺学习体验坊”这两个名字背后微妙的区别。前者更像一个长期的课堂,系统地学习茶叶的知识、冲泡的技巧;而后者,则更像一个随性的聚会,每一次来,都可能遇见一款从未喝过的新茶,结识一位兴趣相投的新朋友。
记得有一次,一个年轻的女孩带来了一包自家后山采的野茶。那茶叶的样子并不起眼,甚至有些粗糙。我们怀着好奇,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用它来泡。出人意料地,那茶汤入口极为醇厚,带着一股强烈的山野气息,仿佛把整座山的阳光和雨露都浓缩在了这一杯里。那一刻,茶桌上没有人说话,大家都被这种原始而磅礴的自然力量震撼了。
李老师轻轻地说:“你看,茶就是这样。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,每一次冲泡,都是独一无二的‘一期一会’。”这句话,我琢磨了很久。是啊,正因为每一次相遇都无法重复,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当下这片刻的宁静与滋味吧。
现在,每当生活让人感到有些疲惫和匆忙时,我就会想起那个飘着茶香的小院。它静静地在那里,提醒着我,生活除了向前奔跑,还可以坐下来,安心地喝一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