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阳品茶教室工作坊,沉阳茶艺课堂研习班
推开门,一阵清雅的茶香便迎面扑来,瞬间把人从北方冬日的凛冽中温柔地拉了回来。这里是沉阳品茶教室工作坊,一个藏在城市喧嚣里的安静角落。几张原木茶桌旁,已经坐了几位提前到的朋友,正低声交流着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
“大家好,欢迎来到今天的沉阳茶艺课堂研习班。”主讲老师李师傅声音温和,他身后是一整面墙的茶罐,像是一个微型的茶叶图书馆。“我知道很多人觉得,喝茶嘛,热水一冲就行了。但今天咱们慢慢来,试试看能不能从一杯茶里,喝出点不一样的东西。”
从一片叶子到一盏茶汤
李师傅没有急着讲高深的理论,而是先给每人发了一小撮干茶。“先别急着泡,大家用手轻轻捻一捻,再闻一闻。”我照做了,指尖传来茶叶干燥而脆硬的触感,香气是那种被锁住的、隐隐的豆香。“有没有觉得,它像在沉睡?”这个比喻一下子让手里的茶叶生动起来。
接着是温杯烫盏。李师傅说,这一步不只是卫生,更是“唤醒”茶具,让冷的杯子有了温度,才能更好地激发茶香。热水注入盖碗的瞬间,蒸汽袅袅升起,带着茶香弥漫开来,整个教室仿佛都变得温暖而宁静。我突然明白了,原来泡茶的第一步,是让心先安静下来。
注水、出汤,李师傅的动作行云流水。他提醒我们注意水线——“要温柔,别用热水‘砸’茶叶”,又提醒我们注意时间——“心里默数着,久了会苦,短了则淡”。这哪里只是在泡茶,分明是在学习掌握一种恰到好处的节奏。
茶如其人,各有性格
那天我们品了叁款茶。第一款是龙井,汤色清亮,喝起来是清新的豌豆香,像江南的春天。第二款是凤凰单丛,香气高扬霸道,入口却有蜜韵,反差极大。轮到第叁款老白茶时,李师傅笑着说:“前两款像才华横溢的年轻人,这一款就像有故事的长者了。”
确实,老白茶的茶汤橙黄透亮,滋味醇和绵长,没有冲击力,却余韵悠长。同桌一位大姐抿了一口,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茶得慢点喝,快了就浪费了。”李师傅点头:“每款茶都有自己的性格,有的直接,有的含蓄。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杯,喝茶就成了享受。”
在沉阳品茶教室工作坊的这次体验,让我对茶有了全新的认识。它不再是超市货架上遥远的商品,而是有温度、有生命的存在。当专注于手中的那盏茶时,外界的纷扰似乎暂时被隔绝了。
课程结束时,夜已经深了。走出教室,冷风依旧,但口中还留着那泡老白茶的甘甜,心里是满满的暖意。原来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留出这样一段时间,专注于一件简单而美好的事,本身就是一种滋养。我想,这就是沉阳茶艺课堂研习班带给我的,最珍贵的礼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