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沐足300包吹,南城沐足300包吹
这两天路过城南,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街对面并排开着两家店,招牌上都写着沐足,左边是南宫沐足,右边是南城沐足。要说这两家店名可真够像的,要不是门牌号不同,我还以为是同一家店开了两个门面呢。
昨儿个跟老张喝茶聊起这个,他倒是门儿清。老张在城南住了二十年,算是这片的老土地了。他说最早是南宫沐足开的店,生意一直不错。后来隔壁空出门面,有人就照着样子开了家南城沐足。“这不就是跟风嘛!”老张抿了口茶笑道,“现在做生意都这样,看见啥火就照着来。”
我特意观察了两天,发现这两家店的顾客还真不太一样。南宫沐足那边看着多是熟客,进门直接往里走,前台连问都不问。南城沐足倒是年轻人多些,经常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小伙子进出。
说来也巧,上周公司团建,同事们非要体验下本地生活,我们就近去了南城沐足。店里装修挺新,技师手法也专业,就是总觉得少了点啥。同事小王说感觉太标准化了,每个环节都按流程来,少了点人情味。
这让我想起前年在南宫沐足的经历。那次是陪客户去的,老师傅一边按摩一边还能聊几句养生经,手法也特别老道。客户后来成了长期合作伙伴,现在还时不时提起那次沐足体验。
其实想想,做生意跟做人差不多。外表看着再像,内里的东西还是不一样。南宫沐足和南城沐足,虽然名字只差一个字,但经营的路数完全不同。一个靠的是多年积累的老客源,一个走的是年轻化路线。
现在满大街的连锁店,看着门面都差不多,可真正能留住人的,还是那份独特的感觉。就像我家楼下那家面馆,开了十几年,老板永远记得熟客的口味。这种细致处的人情味儿,可不是随便开家新店就能学来的。
前两天又路过那条街,发现南城沐足正在重新装修。工人们正在换新的招牌,看来是要换个路子做了。这倒让我挺好奇的,不知道这次会改成什么风格。
老张说在咱们这儿开店,最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特色。光靠模仿别人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他的话让我想了很久,确实啊,无论做什么,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关键。
看着两家沐足店的灯光在夜色里亮着,忽然觉得挺有意思的。同样的行业,同样的地段,却能走出不同的路来。这大概就是做生意的魅力所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