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火车站有鸡吗,南康火车站附近有鸡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25:36 来源:原创内容

昨天在老家和亲戚吃饭,隔壁桌的大叔扯着嗓子问:“听说南康火车站有鸡吗?这附近农家乐是不是都散养土鸡啊?”一桌子人顿时笑开了。我这才反应过来,他问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家禽。不过转念一想,这个词现在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会。

说起南康火车站,我倒是经常在那儿转车。站前广场永远热闹得像赶集,拉客的摩托车司机、卖煮玉米的大婶、拖着行李箱的学生,空气里混着汽油味和食物香气。每次路过出站口,都能看见一群群刚下火车的人,伸长脖子找接站的亲友。

火车站周边的烟火气

要说南康火车站附近有鸡吗——当然是那种能下蛋能炖汤的。站台后头那片老居民区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角搭鸡窝。清晨五点半,准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打鸣声,比闹钟还准。有次我赶早班车,还看见穿睡衣的大妈蹲在巷口喂鸡,米粒撒下去,十几只芦花鸡扑棱着翅膀围过来。

不过这两年情况有点变化。创卫之后,城区禁止散养家禽,铁丝网围起来的养鸡场渐渐搬到市郊。现在要是真有人打听南康火车站有鸡吗,老住户会摆摆手:“早些年倒是遍地跑,现在得去菜市场啰。”说着往东边指——那儿新开了家生鲜超市,冰鲜区总摆着叁四排处理好的白条鸡。

其实火车站周边永远藏着城市的底片。比如出站口往右拐两百米,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盐焗鸡店,玻璃柜里永远冒着热气。老板娘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:“老规矩,半只加辣?”黄澄澄的鸡皮裹着椒盐,撕开时肉汁会滴到油纸上。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来,第一站必定拖着行李来这儿,说只有这个味道才叫到家。

候车厅里也常有带着土特产的旅客。上次见个大爷,脚边竹筐里探出两只鸡头,检票员过来提醒,他连忙解释:“给孩子带的,他们城里买不到这么好的走地鸡。”那两只鸡倒是淡定,偶尔咕咕两声,引得旁边小孩偷偷掀筐盖瞧。

现在网络用语把某些特殊行业也叫“鸡”,这让本地人挺无奈。上次在出租车里听司机吐槽:“好好一个词被弄脏了,我们这儿正经问南康火车站附近有鸡吗,那都是找农家乐的招牌菜!”确实,离火车站叁公里外的田园综合体,周末总有很多家长带孩子去捡鸡蛋、喂鸡崽,宣传单上印着“体验农趣”的大字。

有时候觉得,火车站像个巨大的过滤器。有人来这里寻找生计,有人在这里等待重逢,也有人只是单纯想找碗热乎的鸡汤。闪烁的列车时刻表下,每个人都揣着不同的目的。而那些真正对于“鸡”的询问,反而成了测试城市记忆的暗号——答案早就写在菜市场的价签上,写在小巷褪色的招牌上,写在每个人对于烟火气的想象里。

下次如果再有人问起南康火车站有鸡吗,或许可以这样回答:清晨去站前路看看,穿校服的孩子正蹲在早餐摊前喝鸡汤米线;黄昏时观察那些拎着保温桶接站的人,桶里可能装着炖了叁小时的菌菇鸡汤。这座小站的温度,从来都在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褶皱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