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城附近的人600两个小时,丰城本地人600两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4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丰城的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这样的讨论——找个靠谱的本地人带路,两个小时六百块到底值不值?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价码我也愣了下,这都快赶上专业导游的叁天工资了。

上周叁下午,我约了住在老城区的陈师傅见面。他挎着磨得发白的帆布包,见到我就笑出两道深深的眼窝:“您别把我们想成导游,咱就是土生土长的丰城附近的人。去年带着几个杭州客逛赣江大堤,他们对着晾在屋檐下的板鸭拍了半小时,说这比滕王阁的彩绘还有味道。”

砖缝里藏着的故事

跟着陈师傅从状元楼往西走,他忽然蹲下来指着一处墙根:“瞧见没?这青砖上的刻痕是明清时期骡马队栓缰绳磨出来的。”我凑近看那些深浅不一的凹槽,他突然掏出手机翻出老照片:“去年这时候我带过几个大学生,他们现在还会给我寄明信片呢。有个孩子后来专程回来,就为找当年他太公当学徒的酱油铺子。”

走到和平路口卖麻糍的老摊前,摆摊的婆婆直接往陈师傅手里塞了两个热乎乎的:“小陈又带人认门路啊?”他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,掰开麻糍露出流心的黑芝麻馅:“这家的手艺传了四代,现在年轻人嫌累不愿学,婆婆说做到做不动就算了。”

我突然理解这六百块买的是什么了。旅行社的讲解员只会告诉你某栋楼建于雍正年间,但陈师傅会拉着你摸墙砖的温润,会掀开某家院门前的布帘让你闻刚出笼的米酒香。两个钟头里,他手机响过叁次,都是以前带过的客人介绍来的。

在拐进小巷时遇到个收旧物的老师傅,陈师傅停下来翻看那些蒙尘的搪瓷缸。他拿起个印着“丰城农机厂”字样的杯子轻轻擦拭:“这是我爸那辈人上班带饭用的。”那个瞬间他眼神飘得很远,仿佛透过斑驳的漆皮触摸到了滚烫的年代。

日落时分我们走到赣江边,他指着对岸新建的楼盘突然说起往事:“小时候我爸在河滩教我放风筝,线轱辘还是用工厂车间的废零件改的。”江风把他有些褪色的衬衫吹得鼓起来,“现在好些人觉得六百两个小时太贵,可他们不知道,我们给出的每个地址都连着谁的青春。”

回程时经过正在拆迁的旧街,陈师傅从包里取出相机认真拍照。他说要把这些正在消失的街景存下来,等以后那些在外打工的丰城人回来,至少还能指着照片告诉孩子:“看,这就是咱家老房子原来的样子。”

夜幕降临时分,我们在老汽车站告别。他推着那辆二十八寸的自行车笑道:“明天要带几个上海客人去找最地道的辣椒饼,他们说连锁酒店的早餐总缺了点火候。”车铃在暮色中叮当作响,像在敲打着这座小城的记忆之门。望着他融进夜色的背影,我突然觉得这六百块换来的,分明是用体温焐热的历史切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