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惠品茶海选工作室,德惠海选品茶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41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城南那条老街,发现转角处新开了两家挺特别的茶室。德惠品茶海选工作室的招牌用的是清雅的瘦金体,隔壁德惠海选品茶工作坊则挂着古朴的木刻匾额。两家店明明卖的都是茶,风格却像约好了似的各走各路。

先说德惠品茶海选工作室吧。推门就是满墙的茶叶罐子,从普洱到白茶排得像图书馆索引。穿亚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试今年的明前龙井,玻璃杯里嫩芽上下浮沉,他边冲水边说:"水温要是高上五度,这豆香可就变成熟栗子味了。"有个大姐举着品茗杯端详半天,忽然笑起来:"原来真能喝出冰糖甜,我还当广告骗人呢。"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转角来到德惠海选品茶工作坊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粗陶茶具随意摆在原木桌上,穿扎染裙的姑娘正在教客人闻香。"你看啊,岩茶的焦糖香是浮在面上的,等热气散掉些,底下桂花香才慢慢透出来。"隔壁桌老爷爷晃着茶杯插话:"我喝闽北水仙四十年,现在年轻人肯静心学这个,真好。"窗外车马喧嚣,屋里却像被茶香凝住了时间。

其实两家店都藏着巧思。工作室那边把茶叶产地标得像地图,工作坊则用便签纸写着每批茶叶的故事。有个常客跟我说:"以前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,现在周六上午来这儿坐坐,比喝咖啡舒坦。"他晃着手里那杯凤凰单丛:"你闻闻,是不是有杏仁奶香?"

茶艺师小陈有回聊起个趣事。去年冬天特别冷,两位店主居然凑在巷口烧烤摊遇上了。工作室那位夹着毛肚说:"你们玩茶席插花确实在行。"工作坊老板涮着鸭肠回话:"你们搞茶叶盲测也挺厉害。"后来这条街渐渐成了茶客们的聚点,有人带着茶饼来交流,还有学生组团来写生。

现在每逢周末,能看到穿汉服的姑娘在工作室学宋代点茶,也见得到外国友人在工作坊比划盖碗手法。上个月暴雨天,两家店索性把茶桌拼到屋檐下,炭炉上煨着老白茶,蒸腾的热气把玻璃窗熏成毛玻璃。有个小朋友踮脚指着柜台:"妈妈你看,茶叶在罐子里睡觉呢。"

或许喝茶本就不该分什么门派。就像那位总带着紫砂壶来的爷叔说的:"管他工作室还是工作坊,能让你停下脚步的那杯茶,就是好茶。"暮色渐浓时,两间茶室透出的暖光在青石板上连成一片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,倒比满街灯火更让人安心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