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100米内学生约,兰州百米学子约相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04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,朋友圈里一条消息传得挺火——“兰州100米内学生约”。乍一看这标题,我还琢磨着,这是要组织什么百米赛跑吗?点进去才知道,原来是个挺有意思的校友聚会。

说起来也挺巧的。发起人小李就住在母校旁边那栋新建的公寓里,有一天他站在阳台上发呆,看着不远处熟悉的操场,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现在住在这附近的同学,应该不少吧?要是能把大家聚起来该多好。他随手在本地同学群里发了条消息:“有没有住在学校100米范围内的?周末约个饭呗。”

一条消息引发的连锁反应

谁也没想到,就这么一句简单的邀约,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颗石子,涟漪一圈圈荡开。第一个回复的是住对门的小张:“巧了,我就在隔壁单元!”接着是住在后面小区的学妹:“加我一个,走路五分钟就到。”还有租住在学校旁边教师公寓的学长:“这距离,我穿着拖鞋就能来。”不到半天,报名的人数就突破了二十。

最让人意外的是,有些毕业后失去联系的同学,因为看到朋友转发的消息又重新联系上了。小王在群里感叹:“毕业叁年,还以为大家都天各一方了,原来这么多人就隔着一堵墙。”这话说得真对,有时候物理距离再近,少了那么个由头,也可能像隔着千山万水。

说到“兰州百米学子约相聚”,这个距离设定确实挺妙。既保证了大家都能方便到场,又带着点校友间特有的亲近感——毕竟,能选择留在母校周边生活的,多半都对这片土地有着特别的感情。

周末傍晚,我们在学校后门那家熟悉的牛肉面馆碰面。老板还是老样子,看见我们这一大群人,笑呵呵地说:“都是熟面孔啊,毕业后还常回来?”这句话让大家都笑了。是啊,虽然毕业了,可胃还惦记着这口地道的兰州味道。

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来,话题自然而然就打开了。住在附近的好处这时候显现出来——谁家楼下新开了咖啡馆,哪个巷子里藏着地道的酿皮子,周末去哪家书店看书最安静,这些生活细节成了最好的谈资。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小刘和小陈更发现,他们居然每天在同一个菜市场买菜,却从没碰到过。

聊着聊着,话题从生活琐事转到了工作。做滨罢的小赵发现同行的居然有叁个,做教育的小马也找到了同行。有人开玩笑说:“这哪是同学聚会,简直是行业交流会。”但说真的,这种不期而遇的合作机会,比正经的商务洽谈更让人舒心。

夜色渐深,不知谁提议去操场走走。保安大叔认出我们是校友,很爽快地放行了。走在熟悉的跑道上,看着周围的教学楼,那种感觉特别奇妙——仿佛穿越回了学生时代,只是身边的同学都变了模样,少了些青涩,多了些成熟。

这次“兰州100米内学生约”带来的不只是一次聚会。它像一根线,把散落在附近的珍珠重新串了起来。后来听说,住在同个小区的几个同学组成了晨跑小组,做同类工作的约着每周交流一次,还有两个同学发现彼此孩子在同一所幼儿园,约好了轮流接送。

想想也是,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,我们总以为联系一个人很容易,结果反而少了见面的理由。可真正的情谊,往往需要实实在在的相处来维系。就像那碗牛肉面,隔着屏幕看再多图片,也不如坐下来一起吃得酣畅淋漓。

这次聚会让我想起大学时老师说过的话:同窗之情之所以珍贵,是因为它纯粹。走出校门后,能保持着这份纯粹继续互相扶持,是件很幸福的事。也许下次聚会,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些——把范围扩大到200米?谁知道呢,生活总是充满惊喜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