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冲大学城上门400元4小时,附近服务400元四小时
一则对于时间与价值的随想
前几天路过腾冲大学城附近,电线杆上贴着一张不起眼的小广告,上面写着“腾冲大学城上门400元4小时”。这行字让我停下了脚步,倒不是想联系什么服务,而是这个数字组合让我琢磨了好一会儿。
四百块,四个钟头。这让我想起读书时做家教,也是差不多这个价。那时候为了攒钱买电脑,每个周末都骑车穿梭在各个小区之间。现在的学生条件好了不少,但时间换金钱的方式,好像还是差不多的路子。
说起来,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容易。表面上看课程安排得挺满,实际上零碎时间多得不知道该怎么用。有人躺在宿舍刷短视频,一刷就是半天;也有人四处找兼职,恨不得把每个小时都填满。时间这东西,用好了是资源,用不好就成了负担。
我认识个体育系的男生,靠着教小朋友打篮球,每小时能挣一百多。他说最开始也不好找学生,后来在小区里贴了几张纸条,慢慢就有了固定客户。如今他不但学费自理,偶尔还能请室友吃顿饭。这种靠专业技能赚钱的方式,比单纯出卖时间要划算得多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特长。更多同学选择的是发传单、当服务员这类工作,虽然收入不高,但起码稳定可靠。就像那个“附近服务400元四小时”的广告,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去年毕业的学长。他在校期间就开始接设计私活,经常熬夜画图。有次聊天他说,最忙的时候连续叁天没怎么合眼。虽然累,但他觉得值——这些经历让他毕业时直接进了心仪的公司。
其实啊,大学四年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怎么把时间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收入,确实是门学问。完全埋头读书可能会错过实践机会,但光顾着赚钱荒废学业更是得不偿失。这个度,得自己拿捏。
现在很多同学都在尝试不同的路子。有的在校园里开起了快递代收点,有的做起了考研辅导,还有的趁着短视频热度当起了主播。不管选择哪条路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,我忽然觉得,或许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计算着时间和价值的等式。有人选择“腾冲大学城上门400元4小时”这样的直接变现,也有人选择投资自己,把时间花在暂时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。
其实这两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,关键是要清楚自己要什么。就像下棋,有人喜欢速战速决,有人偏爱布局长远。时间这把尺子,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衡量。
夜色渐深,大学城的路灯次第亮起。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后面,不知道又有多少对于时间和选择的故事正在发生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人在那根电线杆上,贴上新的价码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