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火车站附近站街,恩施车站旁街边景象
傍晚时分,我站在恩施火车站出站口的台阶上,看着夕阳把站前广场染成暖金色。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走过,而我的注意力却被广场边缘那些零散的身影吸引——这就是传说中的恩施火车站附近站街景象。
顺着人行道往西走,沿街小贩的吆喝声和摩托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。卖烤红薯的大妈用本地话招呼着路人,空气中飘着甜腻的焦糖味。再往前走几步,就能看见叁叁两两的中年女子靠在路灯杆旁,或坐在自带的塑料凳上。她们很少主动招揽生意,只是静静站着,目光偶尔扫过行人。
街角偶遇的对话
我在一个报刊亭前停下,买了瓶矿泉水,顺便和老板搭话。“这些人天天都在吗?”我装作不经意地问。老板头也不抬地找零钱:“早八晚十,比我们开店还准时哩。”他压低声音,“都是附近村里的,找不到活计,只能在这儿碰碰运气。”
继续往前走,我发现恩施车站旁街边景象比想象中复杂。除了站街的女子,还有举着“住宿”牌子的旅馆拉客仔、黑车司机在路口等客。有个穿花衬衫的大姐正在和一家叁口谈价钱,听起来是要带他们去附近的土家族村寨参观。
天色渐暗,路灯次第亮起。我注意到有个白发老人坐在树下的石墩上,脚边放着竹篮,里面装着手工鞋垫。出于好奇,我在她旁边坐下。老人很健谈,说儿子在外地打工,她闲着也是闲着,就来这儿卖点手艺贴补家用。“现在没人用鞋垫喽,”她笑出满脸皱纹,“但总比在家发呆强。”
夜幕下的恩施火车站附近站街场景变了味道。霓虹灯闪烁的餐馆开始热闹,而站在阴影里的人影显得格外落寞。我看到两个年轻女孩拖着行李箱从车站出来,立即有几个中年妇女围上去,询问要不要找工作。女孩们慌张地摇头,快步钻进等候的出租车。
在返回车站的路上,我遇到个有意思的摊贩。他在人行道上铺开块蓝布,上面摆着各种奇石:“这都是清江里捞的,天然花纹。”他拿起一块递给我看,“你看这像不像凤凰展翅?”石头上的纹路确实别致,让我想起恩施车站旁街边景象中,总有些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候车室的长椅上,我翻看刚才拍的照片。忽然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凑过来:“你是记者吗?”我摇头。他松口气似的说:“我在这附近做快递,天天看这些人。其实吧,她们大部分挺本分的,就是...”他顿了顿,“都是为了生活。”
广播响起检票提示,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。透过候车室的玻璃幕墙,最后看了眼夜色中的站前广场。那些身影还在原处,像是长在街景里的剪影。或许明天太阳升起时,恩施火车站附近站街的人们又会换上新的表情,继续在这片熟悉的街角,等待未知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