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鄂州火车站旁的小巷
站前广场的风景线
每次从鄂州火车站出来,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气派的站前广场和宽阔的马路。可我的脚步,却总是不自觉地被广场对面那片略显陈旧的低矮建筑群吸引。那边,就是鄂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。说也奇怪,明明只隔着一条街,感觉却像是两个世界。一边是光鲜亮丽、行色匆匆的现代交通枢纽,另一边,则是藏着无数生活褶皱的静谧角落。
我穿过马路,走近了些。这些鄂州火车站旁的小巷,入口并不起眼,甚至有些狭窄。两旁的楼房看得出有些年头了,墙面上留着风雨洗刷的痕迹和斑驳的水渍。可就是这样看似普通的地方,却散发着一种火车站特有的、混杂着各种气息的热闹。你能闻到旁边小餐馆里飘出的炒菜香,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家常味道,不是连锁快餐店标准化的气味。还能听到小卖部门口,几个老街坊用带着浓重鄂州口音的方言闲聊,说着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,哪家的菜价又涨了。
巷子里的烟火人生
我信步走进其中一条鄂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。巷子不宽,仅容两叁人并肩,头顶是横七竖八的电线,像一张网,网住了这一小片天空。阳光从楼的缝隙里斜斜地照进来,在坑洼的水泥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。一位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,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的楚剧,手还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。他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只是抬眼笑了笑,又继续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了。这种不被打扰的坦然,让人感觉很舒服。
再往里走,生活气息更浓了。晾衣竿从这边的窗户伸到对面,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物,像万国旗一样迎风微微摆动。一楼临街的住户,很多都把屋子改成了小店,有理发店,师傅正熟练地给客人修剪头发;有五金店,各种零件摆得满满当当。这些鄂州火车站旁的小巷,它们的存在,仿佛就是为了服务这片区域的居民,提供着最基础、也最不可或缺的生活所需。这里没有大声的叫卖,生意好像都靠熟客和缘分。
我不禁在想,每天有多少人像我一样,从火车站汹涌的人潮中走出来?他们中的大多数,可能径直坐上出租车或公交,奔向各自的目的地,几乎不会留意到对面这片天地。但也有少数人,或许是因为时间充裕,或许是因为一颗好奇的心,会像我一样,愿意多走这几步,拐进这片被高楼包围的旧街区,看看火车轨道之外,鄂州原本的样子。
两个世界,一步之遥
站在这条鄂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,我能清晰地听到火车进站的鸣笛声,厚重而悠长。这声音提醒着我,现代化速度的象征,其实就在百米之外。可眼前,却是慢节奏的,甚至是有些停滞的生活图景。这种对比非常奇妙,一步之隔,就像是按下了生活的快进和暂停键。这边,时间是线性的,一刻不停地奔向下一站;那边,时间仿佛是循环的,围绕着一日叁餐、邻里家常缓缓流淌。
我不知道这些鄂州火车站旁的小巷还能存在多久。也许在未来的某次城市规划中,它们也会被纳入改造的范围,变成新的商业广场或停车场。想到这里,心里竟有点说不清的怅然。这些巷子,它可能不够美观,不够“现代化”,但它真实,有温度,藏着许多普通人家的故事。它是许多抵达鄂州的人,视线所及的第一幅对于这座城市的、未经修饰的生活素描。
当我转身离开,重新汇入站前广场的人流时,回头又望了一眼那片安静的巷落。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旁观者,日复一日,看着火车站的人来人往,也守护着属于自己的、那份嘈杂而温馨的烟火气。这份独特的风景,或许,正是许多像鄂州这样的城市,在快速发展中,最值得回味的一抹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