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学生品茶上课,昆山学子茶艺课堂体验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,昆山市某中学的教室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节课有点特别——不是语文数学,而是茶艺课。孩子们围着茶席坐成一圈,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。
当茶杯遇见课本
你大概想象不到,这群昆山学生品茶上课的场景有多生动。有个男孩小心翼翼地端起品茗杯,先闻了闻,然后小声问旁边的同学:“你说龙井和铁观音,到底哪个更香?”坐在对面的女生正专注地看着老师手中的茶壶,水流划出优美的弧线,就像他们平时上美术课画出的线条。
“以前总觉得茶是爷爷奶奶喝的,”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边整理茶具边说,“现在才发现,这里面学问大着呢。”她告诉我,光是握杯的手势就有讲究,拇指和食指要轻轻捏住杯沿,中指托住杯底——这个动作她练习了好几天才自然。
茶艺老师是位温和的中年人,他不在黑板写公式,而是在茶席间穿梭。“看,这片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像不像我们读书?都需要时间和耐心。”他说,这门课不光是教泡茶,更是让孩子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找到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。
茶香里的悄悄变化
说来也怪,自从有了茶艺课,教室里浮躁的气氛淡了不少。有个原本坐不住的学生,现在能安静地泡完一壶茶,还跟爸妈说“做事要像泡茶,急不得”。班主任注意到,孩子们上课时的专注度提高了,连写字都比以前工整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门昆山学子茶艺课堂体验课,悄悄拉近了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。他们开始主动查资料,了解不同茶叶的来历。有个小组自发研究了昆山本地的茶文化,在班会上做了分享。“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有趣的传统。”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感慨道。
家长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疑惑变成支持。“孩子回家会给我们泡茶了,”一位妈妈在班级群里留言,“还跟我们讲茶道里的礼仪,感觉他突然长大了。”
当然,过程中也有不少趣事。第一次上课时,有人把茶壶盖盖反了,有人被热水烫到跳起来。最搞笑的是,一个男生以为品茶要像喝酒那样干杯,结果苦得整张脸都皱在一起。这些小小的插曲,现在都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故事。
站在教室外,看着这群少年专注地温杯、置茶、冲泡,你会突然觉得,传统文化就像他们手中的那杯茶,看似遥远,其实只要给个机会,就能自然地融入生活。也许很多年后,当这些孩子长大,某个午后泡茶时,还会想起在昆山学生品茶上课的这段时光——那是他们与一杯茶,也是与文化传统的美好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