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纳河火车站后巷景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4:12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纳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每天上下班都得从这儿经过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走这条巷子时还挺忐忑的——毕竟车站附近总是人来人往,这种背街小巷总让人觉得不太踏实。可走得多了,倒品出些特别的滋味来。

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老墙几乎要贴在一起。墙根处常年泛着青苔,雨天里会散发出泥土混着青草的气息。早晨七点半,巷口早餐铺的蒸笼准时冒起白雾,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麻利地给赶早班车的客人装包子。她记得熟客的口味:“李师傅今天还是要俩肉包?张阿姨的豆浆多放糖是吧?”

巷子里的日与夜

白天的纳河火车站后巷景象是鲜活生动的。修自行车的老王总在墙角支摊,工具箱擦得锃亮。快递小哥把叁轮车往边上一靠,小跑着穿过巷子去送货。最妙的是午后叁四点,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,把斑驳的墙影拉得老长。这时常能看见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下棋,茶缸搁在石墩上,偶尔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。

等到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纳河火车站后巷景象就换了模样。路灯年久失修,只有巷口那盏还亮着,昏黄的光晕刚好罩住卖宵夜的小推车。炒粉的大哥动作利索,颠锅时火苗蹿得老高,照亮他额角的汗珠。末班车到站后,总有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循着香味过来,要份炒粉打包带走。

记得有回深夜,我撞见个年轻人蹲在巷子里哭。卖炒粉的大哥什么都没问,盛了碗热汤递过去。后来那年轻人常来,熟了之后才知道,那天他刚丢了工作,现在却在隔壁街开了家小店。这大概就是巷子的神奇之处——它见证着每个人的低谷,也默默地陪伴着大家继续往前走。

巷子西头有棵老槐树,树下常年停着辆旧自行车。车座落满灰尘,却始终没人把它推走。附近居民说,这车的主人多年前去外地发展,临走时说过会回来。虽然再没见过车主,但大家都默契地守着这个位置。你看,连一条普通的巷子都藏着这样的故事。

前阵子听说这一片要拆迁改造,心里突然空落落的。那些墙上的涂鸦、歪斜的电线杆、总在午后打盹的流浪猫,难道都要消失了吗?昨天下班特意绕到巷子里多走了两圈,想把这里的纳河火车站后巷景象刻在脑子里。卖早餐的老板娘笑着说:“别担心,听说改造时会保留老墙呢。”这话让我踏实了不少。

其实想想,城市发展总是这样,新老交替从不停歇。重要的是,我们曾经在这些街巷里真实地生活过。那些清晨的炊烟、午后的棋局、深夜的灯火,早已织成记忆里最柔软的网。无论巷子将来变成什么模样,它承载过的温暖都会留在每个经过的人心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