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课余品茗小聚
金坛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,最近在校园里悄悄流行起来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学校里那几个常去的奶茶店已经满足不了大家了,越来越多同学开始寻找更特别的品茶去处。
说来也怪,以前总觉得喝茶是长辈们的事,和年轻人没什么关系。可就在上学期,我们宿舍楼里突然刮起了一阵“约茶风”。最开始是文学院几个女生在朋友圈发了几张茶室照片,木制桌椅配上青瓷茶具,氛围感直接拉满。没过两周,连我们理工科的男生也忍不住组团去体验。
从奶茶到清茶的转变
记得第一次被同学拉去喝茶时,我还挺纳闷的。坐在我对面的机械系哥们笑着说:“以前觉得喝茶多老气啊,现在真香了!”这话把我们一桌人都逗乐了。确实,比起奶茶的甜腻,清茶的甘醇反而更让人上头。慢慢品味着杯中茶汤,整个人都静下来了。
学校后门那条小街上,新开的几家茶室都挺有意思。有家叫“茶言观舍”的,老板就是咱们学长毕业开的。墙上挂着同学们留下的便签,角落里堆着各种专业书。经常能看见隔壁桌的同学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小组作业,那氛围比在教室还自在。
要说这学子课余品茗小聚,最妙的是总能遇到熟人。上周叁下午,我们正在茶室聊着实验报告的事,突然看见学生会主席带着几个部长在角落里开会。两边人互相点头示意,继续各聊各的。这种感觉特别奇妙,明明是来放松的,却意外撞见了校园生活的另一个切面。
现在去茶室,总能听见各种有趣的对话。有时候是几个女生在讨论最近看的书,有时候是篮球队的队员在复盘比赛,偶尔还能碰到辩论队的同学在模拟辩论。茶香袅袅中,大家的声音都不自觉放轻了,生怕打破了这份惬意。
仔细观察会发现,不同专业的学生喝茶习惯也不太一样。美术系的同学偏爱精致的茶具,经常对着茶具的造型研究半天;经管学院的学生则对茶叶产地和价格特别敏感;而我们这些理工科的,反倒是最随性的,往往直接要壶最普通的绿茶就能坐一下午。
前几天在茶室遇到件挺暖心的事。一个新生因为想家躲在角落抹眼泪,茶室老板默默送了份茶点过去,什么都没说。后来那姑娘成了常客,还带了好几个同学一起来。这种默契的关怀,大概只有在这样的小空间里才能自然发生。
金坛大学城学生约茶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不需要特意安排,可能就是下课后的一个微信:“老地方?”十分钟后,就能见到熟悉的身影。有时候带着作业,有时候就纯粹闲聊,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。
夜幕降临时,茶室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。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晃动的人影,偶尔传来零星的笑声。这条街上的茶室,就像是我们大学时光里的一个个驿站,让匆忙的校园生活有了可以喘息的空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