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林浩特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
锡林浩特附近200块钱的爱情
那天风特别大,卷着沙粒打在车窗上啪啪响。我从矿区回城的班车上下来,看见她缩在站牌旁,手里攥着个褪色的帆布包。天色将晚未晚,站台上就我们两个人,她跺着冻麻的脚,哈出的白气刚离开嘴唇就被风吹散了。
“去镇里多少钱?”她声音有些哑,围巾裹得只露出眼睛。司机伸出两根手指:“二十。”她低头翻找很久,最后掏出张皱巴巴的十块。我正要上车,看见她站在原地没动,鬼使神差地说了句:“我帮你付吧。”她愣了下,摇摇头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十块钱是她最后的路费。
班车在草原公路上颠簸,她坐在旁边,始终抱着那个包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是去矿区找活干的,但人家嫌她没经验。她说在锡林浩特附近租了个小房子,一个月二百。“便宜是便宜,就是漏风。”她笑了笑,眼角有细密的纹路。我说我也在找住处,她突然转头看我:“要不你来合租?一人一百。”这个相近的价位让我心动了。
那间平房真小,进门就是炕,炉子烧起来满屋烟。我们把旧报纸塞进窗户缝,用塑料袋钉住破洞。第一个晚上特别冷,她把多余的被子全推给我:“我在矿区干活习惯了,不怕冷。”其实她在发抖。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——把两张被子迭在一起,各自睡在两头。这样暖和多了。
住久了发现她特别省,牙膏挤到扁平还要卷起来再挤叁回。但她每周会买一小袋奶豆腐,非要分我一半。有次我给她带了串糖葫芦,她举着在屋里转了两圈才舍得吃。那天她话说得特别多,说小时候她爸也常买糖葫芦给她,说草原上的星星比城里亮多了。
月底我多给了五十房租,她连夜缝了个坐垫给我。“不能白要你的。”针脚歪歪扭扭,用的是旧棉袄里拆出来的棉花。那个坐垫我现在还留着,虽然已经瘪得不成样子。
开春时我找到正式工作要搬走了。临走前她把房租塞回我手里:“那些日子谢谢你。”是一百块钱,用作业本纸包得整整齐齐。班车开动时我回头看她,她还站在路边,手里捏着那个褪色的帆布包。
后来偶尔路过那片平房区,总会想起炉子上温着的奶茶,想起她把最厚的被子让给我的晚上。在锡林浩特附近的这段日子,这段二百块钱开始的缘分,说不清是什么感情。像冬天里两个人挤在一起取暖,天亮了,就该各自赶路了。
上个月在超市遇见她,穿着工装,比那时候胖了些。她先认出的我,笑着问还记不记得漏风的窗户。我们站在货架间说了会话,她说现在租了有暖气的房子,一个月叁百。临走时她往我购物车里放了袋奶豆腐:“这个甜。”
结账时发现那袋奶豆腐底下,压着张二十块钱。我想起最初在车站,她不肯接受的那十块钱车费。有些情感故事就是这样,明明过得紧巴巴的,却非要守住那点说不清的自尊。就像草原上的蒲公英,看起来轻飘飘的,根却扎得特别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