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色耍女娃,百色女孩游玩趣事
百色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午后的阳光透过榕树叶洒在青石板上,我和小雅蹲在街角啃着芒果,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淌。“喂,你知道老城墙那边新开了家冰粉店不?”她突然用手肘撞我,眼睛亮晶晶的,“据说能加六种料!”
这就是我们百色姑娘的日常——永远能在巷弄拐角发现新乐趣。小雅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姐妹,扎着高高的马尾辫,笑起来会露出两颗小虎牙。她总说我是闷葫芦,可每次她提出要去找乐子,我从来都拒绝不了。
骑电驴追日落的小疯狂
记得上个月某个傍晚,我刚把晾晒的衣服收进屋,手机就响个不停。接起来就听见她在那头嚷嚷:“快下楼!我带你去个地方!”还没等我问清楚,她已经骑着电驴出现在我家楼下,车头上挂着两顶粉色的安全帽。
我们沿着右江一路往西,风把她的马尾辫吹得上下飞舞。她说要带我去看全百色最美的日落,结果骑到半路突然下起太阳雨。我俩慌慌张张躲到路边的芭蕉树下,她倒好,反而仰头接雨水喝:“你尝尝,这雨是甜的!”
等我们浑身湿透赶到江边观景台,太阳早就躲进云里了。她挠挠头,嘿嘿一笑:“没事儿,看不成日落,咱们看萤火虫去!”
这种说走就走的任性,大概就是百色耍女娃特有的洒脱。我们不在乎目的地,重要的是在路上嘻嘻哈哈的感觉。
巷子深处的老手艺
要说我们最喜欢折腾的,还得是挖掘那些藏在市井里的老手艺。有回听说民生街有位奶奶会做失传的糯米糍,我俩愣是围着巷子转了五圈才找到那间不起眼的瓦房。
奶奶的手像枯树枝,可揉起糯米团来格外灵巧。小雅凑在旁边看得入迷,非要跟着学。结果糯米粉沾了满脸,活像只花猫。奶奶被她逗得直乐,往我们手里各塞了俩刚出锅的糍粑:“慢点吃,烫嘴!”
蹲在门槛上吃着热乎乎的糍粑,小雅含糊不清地说:“这味道跟我外婆做的一模一样。”她眼里突然有点水光,但很快又笑起来,“下周末我们还来,我要学会这个手艺!”
这些看似平常的百色女孩游玩趣事,其实都是在帮我们找回快要忘记的童年味道。
昨天路过中山广场,看见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正在拍短视频。她们轮流在纪念碑前跳新学的舞步,跳错了就抱在一起笑作一团。这场景太熟悉了,让我想起和小雅初中逃课去买酸野的日子。那时候五毛钱能买叁片青芒果,我们蹲在路边吃得龇牙咧嘴。
其实在百色这座小城,能玩的花样不算多。但我们总能把寻常日子过出滋味来——可能是发现某棵树上结的杨桃特别甜,可能是跟着广场舞阿姨学新动作,也可能只是坐在江边数货船。
小雅常说:“快乐哪需要跑多远,咱们百色耍女娃最擅长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新乐子。”这话我特别认同。就像现在,我正盯着手机里她发来的消息:“快看窗外!彩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