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洲里找大活的地方,满洲里寻活干去处
满洲里找大活的地方,这个问题最近总在脑子里转悠。这座边境城市热闹得很,满大街的俄文招牌和来往的货车,可具体哪儿能接到靠谱的活儿,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站在套娃广场边上,看着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的务工兄弟,突然想起去年认识的老张。他当时蹲在六道街转角那家烤串店门口,边抽烟边等活,说这儿比劳务市场强——老板们开车经过,看见闲坐的壮劳力就会摇下车窗问两句。这种最原始的找活方式,在满洲里居然还挺管用。
劳务市场里的门道
后来跟着老张去过几次劳务市场,那场面真是热闹。早上六点多,天刚蒙蒙亮,市场里已经挤满了人。有招装卸工的,有找翻译的,还有需要跟车去俄罗斯的临时工。老张悄悄指给我看几个常年在市场里转悠的工头,说他们手里总有渠道接到大活儿,比如去木材加工厂帮忙,或者跟着建筑队干几个月。
不过他也提醒,接活儿时得留个心眼。最好找日结的,或者至少每周结一次账。有些老板喜欢拖到工程结束才给钱,万一中间出什么岔子,这几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。这话说得实在,在满洲里找大活的地方,不光要找到活源,还得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。
说起来,满洲里寻活干去处确实不只劳务市场这一个选择。现在好多人都开始用手机找活儿了,微信群里天天都在发招聘信息。从超市理货员到口岸报关员,各种岗位都有。我加了几个这样的群,发现里面确实有些不错的机会,特别是那些需要懂点俄语的岗位,工资能给到普通工作的两倍。
老张现在就不常去劳务市场了,他学会了用手机接零活。上周还接了份帮忙装卸进口食品的活儿,干了叁天,挣了一千多。他说这种零活虽然不稳定,但自由,而且现结,挺适合他这种不喜欢被束缚的人。
在满洲里,会说几句俄语确实是个加分项。有一次在五道街的市场,亲眼看见一个会简单俄语的大哥被老板直接雇走了,工资比不会俄语的高出叁分之一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,也许抽空真该学点基础俄语,毕竟在这座中俄边境城市,语言能打开不少机会的大门。
冬天的满洲里格外寒冷,零下叁十多度是常事。这种天气里,室内的工作就显得特别抢手。像那些暖库管理员、商场保安之类的岗位,虽然工资可能不如户外工作高,但至少不用挨冻。老张去年冬天就在一家货栈当夜间看管,包吃包住,虽然寂寞点,但能攒下钱。
说起来,在满洲里找活干,最重要的是适应这里的节奏。口岸闭关期间活少,可以休息或者学点新技能;开关后活多,就得抓紧时间干。这种起伏不定的工作节奏,刚开始可能不习惯,但时间长了,反而觉得比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更有意思。
最近听说口岸区新开了几家物流公司,正在大量招人。老张去面试过,回来说条件还不错,管一顿午饭,工资按月发,最重要的是能给交保险。这在不那么规范的劳务市场里,算是难得的稳定工作了。
走在满洲里的街道上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突然觉得这座城市的活力就体现在这些找活干、干活的人身上。他们或许没有固定的办公室,没有稳定的薪水,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座城市扎根、生活。每次看到那些刚刚找到活计的人脸上露出的笑容,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留在这座边境小城打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