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哪有小粉灯一条街,吴川哪里有小粉灯巷子
这几天在吴川闲逛,总听人念叨小粉灯的事儿。巷子口乘凉的大爷摇着蒲扇说"年轻人找那个啊",便利店老板娘结账时也会多问一句"是去那条街吗"。我这心里直犯嘀咕,这吴川哪有小粉灯一条街呢?
顺着解放路往老城区走,街边卖绿豆糖水的大婶指了指西边:"往前走过两个红绿灯,瞧见卖蛤蒌饭的铺子就往里拐。"她边说边搅动着锅里的绿豆,"这些年问路的人多了,我们指路都指成习惯了。"
巷子深处的暖光
拐进巷子才发现别有洞天。暮色里,沿街窗棂透出柔和的粉色调,像是给青石板路镀了层暖意。这些灯罩样式五花八门,有纸质灯笼,有玻璃风灯,还有用贝壳串成的帘灯。一位正在挂灯的大叔笑着说:"早些年巷子暗,后来家家户户挂起粉灯,既照亮夜路,也成了咱们这片的特色。"
杂货铺老板正在柜台前调灯色,他告诉我这条巷子原本没有名字:"现在大伙儿都管这儿叫小粉灯巷子,去年社区还统一给换了节能灯芯。"他顺手调整着灯罩角度,"你说这吴川哪里有小粉灯巷子?现在整条永宁巷都是了。"
往里走遇着在灯下做手工的阿婆,她手指灵巧地编着灯穗:"孙女说粉色温馨,非要给我换这颜色。"她指着檐下那盏莲花造型的灯,"晚上邻里坐在灯下喝茶,比从前亮堂多了。"
转角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,几个少年正在灯下踢毽子。粉色的光影把毽子上的羽毛染成暖色调,他们说放学后最爱来这儿玩耍。旁边水果摊的橙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,摊主热情地招呼过往熟人。
走到巷尾的社区活动中心,刚好碰上他们在开居民会。大家正在讨论要不要在灯杆上加装反光条。住在这四十年的陈伯说:"现在连外卖小哥送餐都说'送到小粉灯那条街',这倒成了咱们的地标。"
夜幕完全降临时,整条巷子笼罩在朦胧的粉晕里。刚下班的人们拎着菜穿行其间,灯光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。小吃摊的蒸笼冒着热气,与灯光交织成温暖的帷幕。或许这就是人们寻找吴川哪有小粉灯一条街的原因——不只是为看灯,更是想感受这份市井里的温情。
往回走时又经过糖水铺,大婶正在收摊:"找到地方了吧?现在知道吴川哪里有小粉灯巷子啦。"她利索地收拾着桌椅,"这灯啊,刚开始是图个亮堂,现在倒成了咱们这片的念想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