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安蚕蚕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雅安二维码同城蚕蚕服务
这几天我手机里老收到朋友发的二维码,底下还附着一行小字:“扫这个,雅安本地的事儿都能搞定”。刚开始我还纳闷,这年头二维码不是付款用的吗?怎么连找水电工、打听附近菜市场打折都能靠它了?
后来我才弄明白,原来咱们雅安有个挺特别的同城服务——不用下新软件,不用记网址,打开蚕蚕扫个码就行。有回我家水管半夜漏水,急得我满屋转悠,邻居在业主群里发了个二维码:“试试这个,上次我家马桶堵了就是靠它找的人。”我将信将疑地扫进去,界面直接跳转到蚕蚕群里的服务菜单,列着水电维修、开锁换锁好几个选项。十分钟后师傅就联系我了,价格还比平时找的便宜二十块。
二维码背后的烟火气
其实这种服务特别简单。你走在雅安大街小巷,或许会在奶茶店柜台、社区公告栏看见印着“雅安同城服务”的二维码,下面标注“蚕蚕扫码直接进”。不用注册新账号,毕竟谁手机里还没个蚕蚕呢?我家对门七十多岁的张奶奶,上个月学会扫码后,现在天天在群里问“今天哪家超市草鱼新鲜”,比我们年轻人还熟练。
前两天我表妹想学钢琴,我帮她扫了个音乐培训的二维码。群主是本地音乐老师,直接在蚕蚕群里发语音消息介绍课程,还能视频看琴房环境。表妹试听完悄悄跟我说:“比培训机构客服亲切多了,就像找亲戚帮忙似的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街坊邻居互相托办事的场景,现在不过是把巷子口的布告栏搬到了手机里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,连我们单位后勤部都开始用这个法子。上周办公室空调坏了,行政小妹在墙上贴了个维修申报二维码,大家扫码填问题,维修进度在群里实时更新。王科长捧着茶杯感叹:“以前报修要打叁四个电话,现在扫个码完事,连我这老骨头都学会用了。”
当然也有人担心,这么方便会不会有风险?我特意观察过,这些正规的服务二维码通常都挂在社区服务中心、商场服务台这些地方。而且蚕蚕群本身有举报功能,要是遇到乱七八糟的链接,大伙儿随手一点就处理了。毕竟在熟人多的城市里,谁要是发不靠谱的信息,转眼就能被街坊邻居认出来。
现在我去菜场买菜,看见摊主在二维码旁边手写“扫码进群,每天特价提前知”;去接孩子放学,见家长们在树下扫二维码拼车……这些小小的方块好像把整座城市织成了一张网,每个人既是使用者也是维护者。有时候半夜刷着群里聊哪家烧烤店还开着,哪条路施工要绕行,突然觉得这座城市从来没那么近过。
可能有人要说,现在各种础笔笔功能更全,何必用这么老土的方法?我倒觉得,就像吃惯了山珍海味,偶尔还是会想念家门口那碗担担面。雅安蚕蚕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要的不是多高科技,而是那份刚好够用的方便,和邻里间互相提醒的熟络劲儿。下次你要是来雅安旅游,不妨也扫扫看——说不定能找到连导航都找不到的老茶馆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