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茶饮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54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转过教学楼拐角,喧闹声渐渐被抛在身后。沿着石板路往前走,还没看见招牌,先闻到一阵若有似无的茶香。这就是鄂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,大家都习惯叫它"后巷茶铺"。

推开挂着风铃的玻璃门,老板娘正踮着脚往架子上补货。她头也不回地说:"老位置给你留着呢。"这家店开了多少年?好像比我们在校的时间都长。靠窗那个位置总能看到最好的夕阳,现在正被染成橘红色。

茶香里的旧时光

老板娘端来茶杯时,热气正慢悠悠地往上飘。她突然笑起来:"记得前年这时候吗?你们几个小姑娘在这改毕业论文,写到凌晨两点。"怎么会忘记呢?那时桌上摊着七八本参考书,笔记本电脑嗡嗡作响,后来老板索性陪我们熬着,还特意煮了安神茶。

其实这条后街藏着不少这样的故事。隔壁宿舍的学姐在这里等到了出国深造的通知书;话剧社的学妹第一次登台前,在这儿背了整晚台词。要说校园后巷茶饮时光,倒像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收纳盒,装着各种重要时刻。

常来的客人都知道,下午四点后的光线最温柔。斜阳透过老窗棂,在墙上画出斑驳的影子。这时候最适合点一壶金骏眉,看茶叶在玻璃壶里舒展翻滚。偶尔有猫从窗外经过,懒洋洋地瞥一眼屋里,又迈着步子离开。

老板娘的儿子放学回来了,背着书包在柜台写作业。这孩子是在茶香里长大的,偶尔会像个小大人似的推荐:"今天茉莉飘雪不错。"据说他叁岁就能认出二十多种茶叶,现在更是泡得一手好茶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传承吧,在氤氲茶气中悄然延续。

突然下起雨来,雨水顺着屋檐连成珠串。老板娘忙着关窗,回头对我说:"这种天气,该喝普洱才对。"可不是嘛,温润的熟普最适合这样的午后。雨点敲打青瓦的声音,混着茶香,让人莫名安心。

墙上的便利贴又换了一批。有人写着"考研加油",有人画了可爱的笑脸。这些便签像会呼吸的日记,记录着来来往往的心情。去年贴在最角落的那张"等他回来"的粉色便签,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取走了。

天色渐暗,路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后街开始热闹了,但茶铺里依然安静。几个学妹坐在角落里低声讨论社团活动,偶尔传来轻轻的笑声。这样的校园后巷茶饮时光,平淡却珍贵,就像杯子里持续散发的暖意。

老板娘在柜台后擦拭茶具,哼着不成调的曲子。她说打算明年把隔壁也租下来,但保证不会改变现在的样子。这让人松了口气——有些地方就该一直留在记忆里的模样,比如这间总飘着茶香的老店。

茶杯见底了,该回去了。推门时风铃又响起来,老板娘在身后叮嘱:"明天有新到的凤凰单丛。"走在湿润的石板路上,茶香好像还跟着。这条不长的小巷,因为有了这间茶铺,成了我们在鄂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时最常来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