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品茶上课工作室,惠州茶艺学习体验空间
惠州的午后,阳光透过木格窗洒在茶台上,几位年轻人正围坐着看老师演示如何温杯烫盏。水汽袅袅中,有人小声惊叹:“原来拿盖碗的手法这么讲究。”这里是惠州品茶上课工作室,一个让茶香飘进日常生活的角落。
记得第一次推开门时,我被满墙的茶叶罐吸引。普洱、龙井、铁观音……每个罐子都贴着工整的标签,像等待被翻阅的故事书。负责茶艺教学的陈老师笑着迎上来:“别紧张,咱们今天就从最基础的开始。”她泡茶时总爱说,茶叶是有生命的,它在等懂它的人。
在茶香中找到自己的节奏
很多人以为茶艺高高在上,其实不然。在这里,你会遇见退休的阿姨带着自家茶杯来学冲泡,也会看到上班族下班后匆匆赶来。上周还遇到一对情侣,男孩不好意思地说:“她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约会。”结果两人学着学着,竟然为“凤凰叁点头”该抬多高较起真来,闹得大家都笑了。
茶艺老师最常说的是什么呢?“慢下来。”真的,当你专注地看着水流注入盖碗,听着茶叶舒展的细微声响,手机里的消息提示似乎都变得遥远了。有个来做文案的姑娘告诉我,她最初是被茶具的精美吸引,后来发现,每次来上课就像给心情放了个假。
惠州茶艺学习体验空间最大的魅力,大概就是这种包容性。你不需要背诵复杂的茶经,也不用担心动作不够优美。重要的是你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,去感受手掌接触紫砂壶的温度,去辨别不同山头普洱茶微妙的回甘。
陈老师有句口头禅:“茶如人生,急不得。”确实,我见过太多人刚开始时手忙脚乱——水温总是把握不准,注水时水花四溅,分茶时洒得满桌都是。但奇妙的是,经过几次练习,大家都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就像那位总爱穿西装来的证券公司经理,现在泡茶时连袖扣都不会碰到茶具了。
最近工作室新来了批潮州工夫茶具,大家都跃跃欲试。那种小到只能装一口茶的杯子,需要格外专注才能不烫手。试炼那天,满屋子都是小心翼翼的呼吸声,直到有人成功冲出叁道茶,整个空间才爆发出欢呼。这种纯粹的快乐,在别处还真不容易体验到。
或许你会好奇,学这些有什么用?其实啊,在惠州品茶上课工作室待久了,变化是悄悄发生的。有个学员说,她现在招待客户时会自然地想起“茶七饭八”的规矩;另一个学员则发现,自己暴躁的脾气在泡茶时被磨平了不少。这些收获,都比单纯学会泡茶更珍贵。
窗外梧桐叶落了又长,茶室里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。昨天还有个妈妈带着六年级的孩子来,说想让孩子离开手机屏幕。小男孩最初坐立不安,后来却被茶则量茶叶的样子吸引,认真地问:“妈妈,我们下次还能来吗?”
茶凉了可以再续,忙碌的生活也需要这样的停顿。当你下次经过桥东的老街,不妨循着茶香来找找这个空间。或许推开那扇木门,你就会遇见正在醒茶的老师,和一杯刚好温度适宜的凤凰单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