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原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,固原学生服务200元随叫随到
你说这事儿巧不巧,昨天跟我妈视频,她突然提起邻居张阿姨家孩子的事。那孩子在固原上学,平时课不多,就找了个挺特别的兼职——据说只要提前联系,他就能在市区范围内随叫随到,帮忙跑腿、买药、取文件什么的,一次收两百块。我妈念叨着:“现在年轻人脑子就是活络,这都快赶上专属管家了。”
挂了电话我还在琢磨,这种服务模式确实挺新鲜的。固原城里现在有不少学生都在做类似的零工,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,既挣了生活费,又积累了社会经验。你想想啊,要是突然要送个急件,或者家里老人需要临时照看,找个靠谱的学生来帮忙,比专门雇个长期工灵活多了。
这服务到底怎么运作的?
我特意找朋友打听了一圈,发现这些学生大多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接单。客户提前说清楚要办什么事、在哪儿见面、大概需要多久。双方谈妥了,学生就会按约定时间赶到。有个做这行半年的学生跟我说,他最远从原州区跑到二十公里外给客户送过遗忘在家的重要证件,也帮忙碌的上班族接过放学的小孩。“就是图个方便快捷,”他笑了笑,“对我们来说,能自己赚学费;对客户来说,能解决燃眉之急。这不比闲着打游戏强?”
不过话说回来,两百块这个定价还挺有意思。在固原这种城市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够学生忙活大半天挣个踏实钱,又比专业跑腿公司便宜些。特别是遇到些紧急情况,很多人觉得这个价钱能接受。我认识的一位小学老师就经常找学生帮忙,她说这些孩子办事认真,比外面找的陌生人放心。
当然啦,这种服务也不是完全没争议。有人担心安全问题,毕竟双方都是陌生人。但听说现在他们也有了应对办法——比如初次见面会选在人多的地方,遇到感觉不靠谱的单子宁愿不接。而且做久了都会有些老客户,相互建立起信任后,合作起来就顺畅多了。
说到信任,这还真是个关键。你想啊,能把家里钥匙交给对方帮忙喂猫,或者让他去学校接孩子,没点信任基础哪行。有个大二学生跟我说,他固定服务叁个家庭都快半年了,现在跟这些客户处得像亲戚似的,偶尔还会被留下吃个便饭。
这种固原学生服务200元随叫随到的模式,倒是给本地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。年轻人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收入,街坊邻居得到及时帮助,不知不觉中还在社区里编织起一张人情网。上次我回固原,还真在超市门口看见个穿着校服的学生,正认真核对购物清单给一位腿脚不便的大爷采购日用品。那场景,莫名让人觉得暖心。
或许这就是小城市特有的温度吧。在大城市可能习惯用各种础笔笔下单,而在固原,人与人之间还保留着那种直接的联系。需要帮忙时,一个电话,一个微信,就能找到愿意伸出援手的人。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,反而让生活变得轻松许多。
当然了,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慢慢完善。比如怎么更好地保障双方权益,如何让服务更规范,这些都是可以继续探讨的。不过看到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融入社会,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,还是挺让人欣慰的。毕竟生活不就是互相帮忙嘛,你在需要时帮我一把,我在有能力时拉你一下,这日子不就越过越顺心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