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冲私人工作室品茶,腾冲私人茶室雅聚时光
推开那扇木格子窗,晨雾还没散尽,院里的茶盏已经温上了。朋友总说我挑地方太讲究,可你要是在腾冲私人工作室品过茶,就知道什么叫“回不去了”。
上个月在荷花镇巷子深处发现这处老宅改造的工作室,青瓦白墙藏在芭蕉叶后头。主理人是个穿亚麻衫的本地人,烧水时慢悠悠地讲他祖父的马帮故事。铜壶嘴冒出的白气贴着梁柱盘旋,倒像把高黎贡山的云岚也请进了屋里。
茶汤里的时光褶皱
记得有回碰见位银器匠人,他每周叁雷打不动要来这儿喝叁泡茶。问他图什么,他晃着杯中琥珀色的茶汤笑:“你看这古树普洱,在山上长了几百年,现在通过腾冲私人茶室雅聚时光,反倒把不同年月的人都聚到一块儿了。”他拈起茶盘上自打的小银壶,“就像我做的器物,最后都会染上使用者的温度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工作室里那面茶品墙。从野生红到坝歪古树,每片茶叶都连着某座山头的晨昏。有次尝到今年春采的荒野白毫,舌尖先是触到清冽的山岚气息,而后泛起冰糖甜,倒像是把整个干季的高黎贡山含在了嘴里。
常来的茶客都晓得避开下午两点前的热闹时段。挑个微雨午后,看雨丝顺着屋檐串成珠帘,此时沸水冲开陈年熟普,枣香混着雨水的清新扑鼻而来——这种惬意,可比在商圈咖啡店排队强多了。
前阵子遇见个从大理来的陶艺师,她特意来寻腾冲私人工作室品茶体验。捏着那只柴烧茶杯,她忽然说:“这器皿的弧度刚好贴合掌心,就像为这方山水定制的。”后来才知她专程来采陶土,说腾冲的土坯烧出来特别锁茶香。
茶席间生长出的意外之喜
在这儿喝茶总会撞见惊喜。某天傍晚正遇着主理人开箱,说是困鹿山今年的头采。大家索性挪到院里的石桌前,就着将尽的天光试新茶。穿民族服饰的阿姐随手摘了片香橼叶投入盖碗,茶香里顿时跳出清冽的柑橘调。这种临时起意的混搭,反倒比规规矩矩的茶道更有生趣。
墙角那株龟背竹怕是这儿的“老茶友”了。叁年间看着它从半人高蹿上房梁,气根都快垂到我的茶杯里。主理人偶尔剪片老叶焯水待客,涩后回甘的滋味,竟与架上那饼八十年代的老茶隐隐呼应。
要说腾冲私人茶室雅聚时光最动人的,还是那些不期而遇的联结。做植物染的姑娘在这里找到了最固色的古法,写生的美院学生认得了每片茶叶的经脉,就连我这样纯粹来喝茶的,也渐渐能品出永德和大雪山的不同脾性。
暮色渐浓时,茶台上又换了一拨人。新来的几位围着炭炉烤糍粑,糯米香混着茶汽飘过木窗。主理人正在调试新到的虹吸壶,说明天要试种冰岛古树的新喝法。我抿尽杯中余茶,心想明日倒是可以早点来——毕竟在腾冲这样的地方,连茶香都在催着你慢下来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