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同城扫码新茶,同城扫码品新茶相约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大石桥同城扫码新茶的动态,说实在的,刚开始我还挺纳闷——这年头连喝茶都要扫码了?正好周末闲着,索性约了住在城东的老同学一起去体验体验。
到了约好的茶室才发现,这里和印象中红木桌椅的老派茶馆完全不一样。原木色的长桌上放着几个小二维码,扫码就能看到今日新到的十几种茶叶。我正对着屏幕上的"蜜兰香单丛"发呆,旁边扎马尾的茶艺师笑着过来:"第一次来吧?可以直接扫码看茶汤实拍视频,比干看图片强多啦。"
当传统茶艺遇上现代科技
我们选了靠窗的位置,手机扫完码刚下单,茶艺师就端着温好的盖碗过来了。"这是今天刚到的凤凰单丛,你们运气真好。"她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茶园溯源信息,"扫茶饼上的二维码,连采茶那天的天气都能看到。"老同学凑过来嘀咕:"现在喝个茶都这么透明了?"
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兰花香气猛地窜起来。茶艺师不紧不慢地出汤,金黄的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晃着光。"其实扫码不只是图个方便,"她给我们续茶时说道,"很多年轻人通过这个方式认识了传统茶文化,上周还有几个学生来这儿做茶艺体验呢。"
听着她说话,我忽然想起大学时蹭过的茶艺课。那时候总要带着厚厚的茶叶图鉴,现在指尖划几下就能看到全国各地的茶园实景。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扫码拼单买茶,吵着要试试"扫码能看到采茶阿姨"的那款普洱。
茶过叁巡,老同学突然把手机转过来给我看:"瞅瞅这个同城扫码品新茶相约的群,群里每周都组织茶会。"翻着聊天记录,发现他们上周还在茶山办了场云端品鉴——身在辽宁却能实时喝着福建刚焙好的新茶,这放在以前真不敢想。
离开时晚霞正好,茶室亮起暖黄的灯。回头看见窗边那桌年轻人还在扫码尝试新到的武夷岩茶,突然觉得传统茶文化其实从没远离我们,只是换了个更轻盈的方式,落在每个人的茶杯里。
走在暮色里,老同学忽然碰碰我胳膊:"下周叁他们有个秋茶品鉴会,要不要再来?"我掏出手机扫了茶室门口那个变得熟悉无比的二维码,这次跳出来的是满屏金灿灿的桂花乌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