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约茶上课,宁波品茶学习交流
前两天和朋友聊天,听说现在宁波年轻人圈子里流行起“约茶上课”这事儿,感觉挺新鲜的。茶香里夹着书香,这种跨界组合还真有点意思。
走进这家藏在老外滩附近的茶室,原木色桌椅搭配暖黄灯光,空气里飘着龙井的清香。有意思的是,这里每张茶桌都像个小课堂,叁五个年轻人围着茶艺师,边泡茶边记笔记。穿着亚麻衬衫的王老师正在讲解:“咱们宁波人喝了几百年绿茶,但真正会品的不多。你们看这叶底,要这样闻香......”他说着把盖碗递给大家传看。坐在我旁边的女生小声嘀咕:“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,以前真是牛饮了。”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说来也怪,这些来参加宁波品茶学习交流的年轻人,倒不全是冲着茶来的。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跟我说,他每周都来,开始是为缓解工作压力,后来发现这里能认识不同行业的朋友。上次他们组还搞了个“茶话会”,喝着大红袍聊区块链,愣是碰出个新项目的创意。茶室老板李姐笑道:“现在年轻人需要这样的空间,既学点东西,又能拓展人脉。我们这儿还促成过好几对姻缘呢。”
确实,这种学习模式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。不像正经上课那么严肃,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,听着老师慢悠悠地讲解茶文化,偶尔插几句生活趣事。讲到普洱茶时,王老师突然说起他在云南茶山的见闻,大家听得入神,连壶里的水沸了都没注意。这种松弛的氛围里,知识反而更容易入心。
我观察到有个穿格子衫的男生特别认真,不仅全程录音,还不断提问。课间聊起来才知道他是个程序员:“写代码累了就来这儿,既放松又涨知识。比刷手机有意思多了。”他给我看手机里的照片,上周他们去东钱湖茶场实践,跟着采茶工清晨五点就上山了。“亲手炒茶才知道,平时喝的那口茶来得多不容易。”
这种宁波约茶上课的形式正在悄悄演变。听说现在除了传统茶道,还有茶与心理学、茶与商务礼仪的跨界课程。上个月办了场“茶叶盲品会”,大家蒙着眼睛猜茶种,最厉害的是个95后姑娘,六种茶全中。她说从小就跟着爷爷喝茶,没想到这项技能现在成了社交利器。
夜幕降临的时候,茶室更热闹了。晚场来的多是下班后的白领,桌上的茶具换成了更简便的玻璃壶。今晚是武夷岩茶专题,王老师示范着如何用盖碗冲泡肉桂香明显的水仙。氤氲茶香里,有人闭眼细品,有人忙着发朋友圈,还有个姑娘在笔记本上认真画着茶叶舒展的形态。
走出茶室,口袋里装着新认识的茶友联系方式,脑子里还回响着刚才对于“茶如人生”的讨论。这种带着茶香的学习体验,或许正是快节奏生活里我们需要的那份从容。宁波这座自古就与茶息息相关的城市,正在用新的方式延续着它的茶香文脉。下次你要是有空,不妨也来体验看看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