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府旁小巷品茶时光
傍晚时分,我沿着熟悉的青石板路往晋城女子学院后街溜达。这条藏在教学楼背后的小巷子,总带着点儿特别的烟火气。
转角那家叫"巷里茶香"的小馆子还亮着暖黄的灯。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,老板娘正踮着脚往玻璃罐里添新到的茉莉花茶。"还是老位置?"她回头冲我笑了笑,手里继续忙着挑拣茶梗。靠窗那个位置能看到整条后街,叁两个女生挨着肩膀走过,书包带子滑到手肘也顾不上扶。
茶香里的年轻模样
隔壁桌的姑娘在翻一本厚厚的专业书,茶杯沿上搁着半块桂花糕。她忽然掏出手机拍了下茶汤,又在便签纸上匆匆记了几笔。这场景让我想起总来这儿写生的艺术系学生——上周还见她用彩铅画茶柜上那些青瓷罐,说过要拿这幅作业去参赛。
老板娘端来新试的凤凰单丛,随口说起常来的几个学生:"穿蓝裙子的姑娘考上了茶艺师,戴眼镜的去年在对面开了花店。"她捻着茶盘里的水痕,"这些孩子啊,就像刚泡开的茶叶,在水里舒展开的样子特别动人。"
玻璃壶里的茶汤渐渐变成琥珀色,我想起第一次来这儿还是大叁的冬至。那天和室友争论着毕业论文选题,她非要研究宋代点茶技艺,我坚持说现代茶饮文化更有意思。如今她在杭州的茶叶博物馆工作,偶尔寄来的明前龙井总带着当年的味道。
暮色渐浓时,后街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几个女生抱着书本走进茶馆,发梢还沾着舞蹈课的汗水。她们讨论着下周的校园文化节,说要排个茶艺表演节目。穿杏色针织衫的姑娘比划着温杯的手势,旁边的同伴笑着纠正她的动作。
学府旁小巷品茶时光最妙的,大概是能看见时光流淌的痕迹。总坐在角落写日记的姑娘已经半个月没来,听说是去南方实习了;总爱问"哪种茶最提神"的短发女孩,最近开始安静地品岩茶——她说实习公司的茶艺师傅告诉她,懂得慢下来才是真长大。
结账时老板娘塞给我一小包新焙的铁观音:"带给你们办公室尝尝,记得用瓷壶泡。"走出店门,晚风里飘着榆钱树的清香,远处教学楼灯火通明。这条不过百米的小巷,装着的又何止是茶香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