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壁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,鹤壁小巷子开门信息
鹤壁小巷子的烟火气
这两天路过山城区那条老巷子,发现巷口早餐店的蒸汽又冒起来了。老板正把一笼热腾腾的包子端出来,那股面香味飘得老远。旁边修理铺的王师傅也支起了摊子,叮叮当当敲打着什么。心里突然就冒出一个念头:鹤壁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?这问题怕是不少老街坊都惦记着。
要说鹤壁的小巷子,那可是藏着整座城市的脾气。宽马路是给外人看的,真正过日子的滋味全在这些弯弯绕绕里。从红旗街往西边走,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现在大半都活泛起来了。卖胡辣汤的六点就开始忙活,芝麻烧饼的炉子转得飞快,修鞋师傅的小板凳也摆了出来。巷子深处偶尔还能听见弹棉花的动静,嘭嘭的声音听着特别踏实。
往老城区那边转转,情况又不太一样。有些巷子看着冷清,可你多走两步就能发现惊喜。比如那个藏在民居里的剪纸工作室,红彤彤的窗花贴了满墙,老师傅说前段时间确实关了一阵,现在重新开张了。再往前走走,卖竹编的手艺人正坐在门口编篮子,青色的竹篾在他手里跳来跳去。这些手艺铺子开门的时间不太固定,赶上了就是缘分。
要说最热闹的,还得是学校旁边那些小巷。下午四点多,炸串摊子就开始飘香,卖文具的小店把货架搬到门口。家长们站在巷子口等着接孩子,顺便带份刚出锅的鸡蛋灌饼。这些小巷子营业的时间卡得特别准,完全跟着学生们的作息走。
不过也有些巷子静悄悄的。去年新开的那个文创巷,现在只有两叁家店开着门。做皮具的姑娘说,她也是试探着先恢复营业,看看情况。隔壁的猫咖倒是挺红火,玻璃窗里几只肥猫晒着太阳,吸引不少年轻人来拍照。
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那些坚持营业的小巷店铺,大多做了些调整。比如裁缝店兼营改裤脚,书店添了代收快递的业务。巷口的五金店最绝,居然卖起时令蔬菜,老板笑着说这也是被逼出来的主意。这些变化让小巷子有了新的生命力,虽然经营内容杂了,可人情味反而更浓了。
转悠到傍晚时分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卖卤味的小推车准时出现在老位置,油光发亮的猪头肉看着就馋人。修表师傅借着最后的天光,眯着眼检查手里的机芯。这些亮着灯的店铺像星星点点的火光,温暖着整条小巷。
走在这些重新热闹起来的小巷里,能听见各种声音:炒菜的刺啦声、电视里的新闻声、邻居打招呼的寒暄声。这些声音编织成熟悉的生活旋律,比任何音乐都动人。或许我们惦记的不只是哪家店开门,而是这种热气腾腾的生活终于回来了。
夜色渐深,巷子慢慢安静下来。但明天天一亮,这些深深浅浅的巷弄又会苏醒过来,继续讲述着鹤城自己的故事。要是你也想看看这座城市的本来面目,不妨抽空来这些小巷子里走走,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等着你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