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品茶课程工作室,大同茶艺研习工作室
推开那扇嵌着磨砂玻璃的木门,茶香就慢悠悠地飘了过来。这里没有急匆匆的脚步声,也没有大声的讲话,只有几位学员围坐在长桌前,看着老师手里的那把紫砂壶。
“很多人觉得茶道高深,离生活很远,”老师一边温壶一边说,声音和动作一样平缓,“其实没那么复杂。在大同品茶课程工作室,我们就是想把喝茶这件事,重新变得简单、日常。”他顿了顿,往壶里投入茶叶,轻轻摇晃时,干茶与温热的内壁碰撞,发出细碎的沙沙声。“听,这是茶叶醒来的声音。”
从一杯茶开始认识自己
你可能也发现了,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,快到我们常常忘了停下来。就连喝水,也常常是抓起瓶子猛灌几口,只是为了解渴。而在我们大同茶艺研习工作室,你会不自觉地放慢动作。光是看着热水冲入茶杯,看着茶叶慢慢舒展开,心就会静下来不少。
记得有个来做体验的年轻人说过,他第一次发现,原来自己连安静地坐五分钟都很难。但当他专注于手中的茶具,观察茶汤颜色的细微变化时,时间仿佛就有了不一样的质感。这不只是学泡茶,更像是一种察觉自我的练习。
我们常常说“茶如人生”,这话听起来有点大,但细想确实如此。有时候水温高了,茶就苦了;有时候出汤慢了,味道就涩了。但这都没关系,下一泡可以调整。就像生活里的小挫折,知道了原因,下次就能做得更好。
茶席上的温暖相遇
来这里的人,背景各不相同。有想减压的上班族,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,还有只是想找个地方放松的邻居阿姨。但一旦坐在茶席前,大家都成了同学。你会看到年轻人教长辈怎么用新式的茶具,而长辈则会分享他们记忆中老茶馆的故事。
这种交流特别自然。一杯茶递过去,一个微笑回过来,话匣子就打开了。有时候聊茶,有时候聊的却是生活中的琐事——工作的烦恼,孩子的教育,最近看的一部好剧。在这个空间里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不知不觉就拉近了。
有个常来的学员说得挺有意思:“别的地方约朋友都是吃饭喝酒,吵得头昏脑胀。现在我都约他们来这儿,安安静静地喝杯茶,说说话,反而更尽兴。”
把茶香带回家
我们教的不是多么花哨的技法,而是那些回到家里也能用上的方法。不一定非得有一套昂贵的茶具才能开始,一个简单的盖碗,一个公道杯,再加上一颗愿意尝试的心,就够了。
很多学员后来都养成了习惯,每天给自己泡一杯茶。有的是在清晨,用一杯清茶开启新的一天;有的是在深夜,用一杯熟普安抚忙碌的身心。他们把在工作室学到的那份从容,带回了自己的生活中。
你会发现,当你开始用心对待一杯茶,你也会开始用心对待生活中的其他细节。可能是更认真地吃一顿饭,也可能是更专注地听一个人说话。这种改变是悄悄的,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,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又一壶茶泡好了,老师正在示范如何分茶,手腕轻柔地转动,确保每只杯子里的茶汤浓淡一致。学员们专注地看着,眼神里有好奇,有期待,也有一种难得的宁静。在这里,时间仿佛慢了下来,让人有机会重新认识茶,也重新认识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