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如何识别微信附近的人是否在销售
和田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
最近在和田,总能听到有人抱怨,说打开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感觉味儿有点不对了。本来是想着交个朋友,看看附近有没有志同道合的人,结果刷来刷去,好多打招呼的头像点进去,那感觉就有点微妙。朋友圈清一色的商品图,开口叁句话不离推销,让人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是真心想交朋友,还是纯粹来做生意的呢?
这事儿还真挺让人困扰的。你想啊,咱们普通人用这个功能,图的就是个方便和真实。但如果十个里面有七八个都是卖东西的,那体验感可就大打折扣了。所以,咱们今天就聊聊,怎么在日常生活中,快速辨别出这些隐藏在“附近的人”里的销售账号。
首先,最直观的就是看头像和昵称。这就像咱们看人先看脸一样。如果一个账号,头像用的是非常职业化的精修形象照,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品牌的濒辞驳辞,昵称里还带着明显的营销词汇,比如“齿齿总代”、“齿齿和田专卖”之类的,那基本就没跑了。你想想,谁平时生活交友会取个名字叫“老王-和田大枣批发”呢?这种目的性太强了,几乎是把“我在做生意”写在了脸上。
再看朋友圈,这里面的门道就更深了。一个正常用户的朋友圈,肯定是丰富多彩的,今天发个美食,明天晒个风景,偶尔还会有点生活感慨。但销售账号的朋友圈,内容就非常单一了。你点进去,往下划拉半天,几乎全是产物介绍、客户反馈、收款截图,一连十几条都是这些。内容排版还很工整,像极了广告宣传页。几乎没有个人的生活痕迹,仿佛这个账号的存在,就是为了展示商品。这种内容上的高度一致性,是辨别销售账号的关键。
还有就是聊天时候的感觉。当对方通过你的好友申请后,如果开场白非常格式化,比如“您好,感谢关注,我是做齿齿的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”,这就很说明问题了。正常的社交开场,通常会像“嗨,你也住这附近吗?”这样随意。而且在后续聊天中,真正的销售会非常急切地把话题引向他的产物,对你个人的情况并不真正关心。你问他“吃饭了吗”,他可能回你“吃了呢,我们新到的齿齿特别好吃,推荐给你哦”。这种沟通方式,目的性极强,让人感觉不到交朋友的诚意。
当然了,咱们也不是说所有在微信上做生意的人都不好。很多人也是靠这个养家糊口,挺不容易的。关键在于“真诚”二字。有些人会坦率地告诉你,“你好呀,我平时会顺带做点小生意,不打扰的话可以看看朋友圈哦”,这种坦诚反而让人更容易接受。怕就怕那种,打着交友的旗号,聊了半小时才图穷匕见,原来是为了推销,这就让人有点不舒服了。
在和田这样人情味儿浓厚的地方,大家更看重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和真诚的交往。微信“附近的人”本是一个拓展社交圈的好工具,但被过度营销侵占后,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。我们学会识别这些账号,不是为了批判谁,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社交环境。下次再遇到那种头像职业、朋友圈全是广告、聊天像机器人的账号,你心里大概就有数了。把有限的精力,留给那些真正想和你聊天、分享生活的人,不是更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