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川泄火的小巷子,利川清凉小巷的时光
那天下午叁点多,太阳正毒,我拐进这条巷子纯粹是为了躲日头。谁想到这一脚踩进去,就像踏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巷子窄得很有意思,两边老房子的屋檐都快碰在一起了,把天空挤成细细的一条蓝带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缝隙里长着茸茸的青苔,踩上去软绵绵的。最绝的是,一进来温度骤降,那股子燥热瞬间就溜走了,真是条名副其实的利川泄火的小巷子。
往里走几步就听见水声,叮叮咚咚的。找了半天才发现,墙根处藏着条半掌宽的水沟,清亮的水不知从哪来,要往哪去,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流着。蹲下来伸手一摸,凉意顺着指尖直往心里钻,太舒服了。
巷子里的慢时光
再往里走,景象就生动起来了。有个大爷坐在竹椅上打盹,手里的蒲扇要掉不掉的;隔壁门洞里,两个老太太在剥毛豆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。她们看见我这个生人也不诧异,反而笑着点点头。那种坦然,倒让我这个匆匆过客有点不好意思了。
我突然意识到,这条利川清凉小巷的时光,和外面完全是两个节奏。外面大街上人人行色匆匆,忙着赶路,忙着生计;而这里的时间像是被拉长了,慢得让人忍不住也要放轻脚步,连呼吸都变得悠长起来。
巷子深处有口老井,井口布满绳痕。我探头看了看,水深不见底,却映着碎碎的天光。旁边放着公用的水桶,看来这井水至今还有人用。伸手试了试,井水比自来水凉得多,那股子沁人的凉意,隔着皮肤都能感受到。
站在井边发呆时,来了个提着菜篮的大婶。她麻利地打上来半桶水,把西瓜浸进去:“这样镇过的西瓜才好吃呢,你们年轻人就知道用冰箱。”她边说边笑,“冰箱里拿出来的瓜,哪有井水镇的甜?”
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我们习惯了追求效率,却丢掉了多少生活中的滋味。就像这条巷子,它存在的意义,或许就是提醒我们:慢下来,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清凉。
继续往前,巷子快到头了。阳光从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青石板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。快到出口时,我回头看了看——巷子深深,静谧如初。刚才那段利川泄火的小巷子的经历,像做了个短暂的梦。
走出巷口,热浪重新扑来。但我心里却装着刚才那份凉爽,脚步也不那么急了。这条无意中闯进的巷子给了我一个下午的清凉,也让我记住了在利川清凉小巷的时光里,生活可以如此简单,又如此丰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