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那里有站小巷,高密那条有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9:29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密那里有站小巷,高密那条有站的小巷,这名字听着就带着点儿老时光的味道。每次路过巷口,总能看见叁五老人坐在马扎上摇着蒲扇,像是巷子的活招牌。

巷子不宽,两边是斑驳的灰墙,墙头探出几枝石榴树。最特别的是巷子中间那个老站台——其实算不得正经站台,就是水泥砌的矮墩子,漆都掉光了。可街坊们都管这叫“站巷”,据说早些年城乡小巴会在这儿停靠片刻。

站台边的李奶奶

守着小卖部的李奶奶最熟悉这条小巷。下午四点阳光斜照柜台时,她总会把收音机调到戏曲频道。“从前啊,”她用抹布擦着玻璃瓶装汽水,“赶集的人都在这儿等车,箩筐挤箩筐的。”现在小巴改道了,但老邻居还是习惯在站台边碰头。张师傅修完自行车会来买烟,总要站着聊会儿家常;放学的小孩围着矮墩子追跑,笑声撞在旧墙上又弹回来。

巷子西头新开了奶茶店,彩色招牌在灰墙上显得格外鲜亮。刚开始大家都嘀咕,说这洋玩意儿和站巷不搭调。可没多久,常见到穿校服的姑娘捧着奶茶,坐在站台矮墩上等公交车。时代变了,等车的人换了一茬,但等待的姿势还留在原地。

暮色降临时分最有意思。下班的人拎着菜穿巷而过,站台边飘起葱花爆锅的香气。谁家窗户传出新闻联播的前奏,混着隔壁的炒菜声。这时站在巷子里,能同时闻到桂花香、听到麻将响、看见电动车灯划过暮色——高密这条有站的小巷,就这样把日子过成了连续剧。

站台矮墩最近被孩子们用粉笔画满了太阳和花朵。李奶奶说要留着这些画,“让巷子也年轻年轻”。或许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,旧站台守着记忆,新日子照样热热闹闹地往前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