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江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39:57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段特殊的记忆

前几天路过洪江小学,看见崭新的电动门和保安亭,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在这读书时的一些趣事。那时候每天放学,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总会在校门口右手边第叁棵梧桐树下碰头,互相说句“今天作业多不多”,然后才各自回家。这算不算一种暗号呢?想到这儿,我不禁好奇——洪江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

对于校门口暗号这事儿,我特意问了几个老同学。大刘说,他儿子就在洪江小学读五年级,从来没听孩子提起过什么暗号。“现在家长都是直接到班级接送,哪还需要暗号啊。”他笑着说。老李的女儿去年刚从洪江中学毕业,他倒是记得女儿提过,她们班同学会在放学后约着去图书馆,见面时会说“去写作业吗”,其实是一起去看漫画。这让我想起我们当年,说“去踢球”其实是去游戏厅,心里都明白。

现在的洪江学校门口,确实和过去大不一样了。放学时分,接送孩子的汽车排成长龙,很多家长举着手机随时联系。偶尔能看到几个学生凑在一起低声说话,但更多时候,大家出了校门就各自跟着家长离开。有个初二的学生告诉我,他们现在都用微信群约地方,“在群里发个表情包就知道了,比说暗号方便多了”。

不过仔细想想,这些新的联系方式,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“暗号”吗?只是形式变了而已。就像我们当年用特定的句子传递信息一样,现在的孩子们用特定的表情包、特定的网络用语,在大人看不懂的情况下完成交流。这种同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,或许从来都没变过。

我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,我们班流行过一阵“暗号热”。每天换一个暗号,比如“今天的天气真好”,回答必须是“适合放风筝”。要是对不上来,就会被怀疑是不是被“敌方”(其实就是隔壁班)收买了。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得可爱,但那时候我们可认真了,每天都要背新的暗号,生怕忘记。

现在的孩子们还会玩这种游戏吗?我问了在洪江学校教语文的张老师。她说偶尔还能看到低年级的学生在玩类似的游戏,但高年级学生基本不会了。“可能是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了吧,”她想了想说,“而且很多孩子放学后都要赶着去上辅导班,没什么时间在校门口逗留。”

这让我有些感慨。时代在变,孩子们的游戏方式也在变。我们那时候在校门口磨蹭着不肯回家,现在想想,那可能是童年最自由的时光了。没有手机,没有那么多课外班,几个好朋友在校门口说些大人听不懂的“暗语”,感觉就像拥有了全世界。

其实说到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,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形式,而在于那种同龄人之间的默契还在不在。就像现在的中学生,他们可能不再用口头暗号,但他们有自己的社交网络,有只有他们才懂的“行话”。这些新的交流方式,本质上和我们当年的暗号是一样的。

洪江学校已经翻新了好几次,那棵我们常聚的梧桐树也不见了。但每次路过,我还是会想起那些放学后的黄昏,想起我们煞有介事地对暗号的样子。也许某天,现在的学生也会像我们一样,回忆起他们独特的交流方式,不管那是表情包、网络用语,还是别的什么。

校门口的暗号可能变了模样,但孩子们想要拥有自己的小天地,想要和好朋友分享秘密的心情,应该一直都在吧。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,是否还能体会到我们当年对暗号时的那种兴奋和神秘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