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竹300的快餐质量好吗,绵竹300元快餐品质如何
走进街角的“绵竹300”
前两天路过城南,又看见那家熟悉的“绵竹300”快餐店。红底白字的招牌不算新,但门口总有人排队。说实话,每次经过我心里都犯嘀咕:这绵竹300的快餐质量好吗?价格看着挺实在,就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。
正巧赶上饭点,我推门进去探个究竟。店里装修简单,但桌椅擦得锃亮。墙上的菜单密密麻麻列着叁十多种菜,价格都在300日元左右——按汇率算差不多十五块人民币。老板娘站在柜台后手脚麻利地打菜,热气从保温柜里冒出来,混着饭菜香。
我点了份招牌红烧肉套餐,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。隔壁桌坐着个穿工装的大哥,正埋头扒饭。趁等餐的工夫,我跟他搭话:“师傅常来这儿吃?”他抬起头,嘴角还沾着饭粒:“可不嘛,一周得来叁四回。这绵竹300元快餐品质如何?别的不敢说,至少管饱、味道不赖。”
正说着,我的套餐上桌了。嚯,这分量真够实在的——米饭堆得冒尖,红烧肉块切得方正,配着翠绿的炒青菜和金黄的煎蛋。夹起块红烧肉尝了尝,肥瘦相间,炖得软烂入味。米粒蒸得恰到好处,嚼着满口香。要说这绵竹300的快餐质量好吗?光看这卖相和分量,我觉得值了。
后厨门帘掀开时,我瞥见里面厨师正在颠勺,火苗窜得老高。老板娘闲下来时跟我说,她们每天清早去市场挑最新鲜的菜,肉都是当天现买的。“别看我们卖得便宜,要是用了不新鲜的食材,老顾客一口就能尝出来。”她说话时手上没停,利索地给外卖盒封口。
不过我也留了个心眼,仔细看了看菜品的油色和蔬菜成色。油用得还算清爽,青菜没炒过头,保持着脆生生的口感。要说缺点嘛,口味确实偏家常,跟大饭店的精致菜没法比。但转念一想,花叁百日元要什么自行车?这个价位能吃到现炒的热乎饭菜,已经很难得了。
结账时发现,老板娘给常客都会抹个零头。穿工装的大哥临走前又打包了份晚餐,说是带回家省得再做。这种熟客生意,恐怕就是品质最直接的证明。要是味道不行或者食材差,怎么可能有人天天来?
走出店门时,夕阳正好斜照在招牌上。回头看了眼还在排队的人群,我突然觉得,这种街边小店能长久开下去,靠的恐怕就是实打实的口碑。毕竟在吃这件事上,老百姓的嘴巴最诚实,腿也最诚实——不好吃的地方,去一次就不会再去了。
回到家写这篇文字时,我又想起那盘红烧肉的滋味。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,现在外卖软件上随便点个餐都要二叁十块,包装费配送费加起来更贵。反而像“绵竹300”这样老老实实做堂食的小店,倒成了性价比之选。这大概就是它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