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98场体验分享,德令哈九八场经历回顾
德令哈这个名字,还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。他说西北有座小城,天蓝得不像话,晚上能看到整条银河。我当时正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,便买了张机票飞过去。没想到这一趟,竟成了我今年最特别的旅行。
抵达时已是傍晚,戈壁滩上的夕阳把整片天空染成了暖橙色。出租车司机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和我聊天:“来看星星的吧?我们这儿晚上九点天才黑透,你们城里人管这叫…叫什么黄金时刻?”我笑着点头,摇下车窗让干燥的风灌进来。
在98场的那个夜晚
说来也巧,住的民宿老板是位摄影爱好者,听说我想拍星空,直接推荐了城南的98场。那其实是片开阔的戈壁滩,据说因为离城区98公里得名。我原本想象中该有个观景台什么的,结果到了才发现,除了几块风化严重的巨石,什么都没有。
坐在石头上等天黑时,遇见个当地放羊的老人。他裹着旧棉袄,慢悠悠地卷着烟:“年轻人,来看星星啊?这儿好,没光。”他告诉我,从前没有望远镜的时候,牧民就靠认星星找方向。说着用手杖指天上:“那颗最亮的,是金星。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突然觉得手机里那些星座础笔笔都弱爆了。
天完全黑下来后,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。整条银河横跨天际,像打翻的牛奶洒在深蓝绒布上。原来古人说的“银河倒泻”是真的,星星多到让人眼花,偶尔还有流星划过。我试着拍了几张照片,却发现再好的相机也拍不出那种震撼。
其实最打动我的不是星空本身,而是在那片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,突然听见自己的呼吸声。没有网络信号,没有工作消息,时间好像慢了下来。我躺在温热的沙地上,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,也是这样数着星星睡着的。
次日清晨的偶遇
第二天起个大早,又去了98场。白天的戈壁完全是另一番景象,苍茫辽阔,远处雪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。碰到几个写生的美院学生,他们说每年都来,每次画的都不一样。“光线变得太快了,”戴渔夫帽的女生说,“你得抓住那一刻的颜色。”
回城的路上,司机放起了藏族民歌。粗犷的嗓音在车厢里回荡,窗外是连绵的戈壁和偶尔闪过的盐湖。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愿意反复来这种地方——在德令哈98场体验分享里最珍贵的,可能就是这种什么都不用想的放空。
现在回到城市已经两周了,每当加班到深夜,还是会想起那片星空。说来奇怪,明明只是看个星星,却好像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。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,能让人暂时忘记碍笔滨和房贷,单纯地做回一个会为流星惊叹的普通人。
那张星空照片最终没能洗出来,但那晚的凉风和星星落进眼睛的触感,大概会记得很久。可能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,带不走风景,但带得走那一刻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