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康大学城包夜,阜康大学城夜生活
晚上十点半,阜康大学城的热闹才刚拉开序幕。谁能想到白天书声琅琅的地方,到了夜晚会换上这样一副面孔?路灯把梧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,小吃摊的炊烟混着学生们的说笑声,把整条街熏得暖烘烘的。
你闻,空气里都是烧烤孜然的味道,还夹着奶茶的甜香。路边那家叫“青春记忆”的烧烤摊,老板正麻利地翻动着烤串,时不时和熟客插科打诨两句。“老样子?”、“多加辣!”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。几个刚打完球的男生穿着球衣就来了,额头还挂着汗珠,却已经在商量待会儿是去网吧开黑还是去看夜场电影。
深夜食堂与不眠的年轻人
再往前走,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亮着温柔的光。穿睡衣拖鞋的女生来买关东煮,值夜班的店员打着哈欠整理货架。说真的,这种地方才是大学城的灵魂——不管你多晚来,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,热乎乎的鱼丸在格子里咕嘟咕嘟地等着你。
转角那家咖啡馆更绝,都快十一点了还坐满了人。有赶论文的,键盘敲得噼里啪啦;也有小情侣窝在角落说悄悄话;最夸张的是靠窗那桌,几个学生模样的在讨论什么创业项目,白板上画满了思维导图。服务员悄悄告诉我,他们经常这样聊到凌晨,“年轻人精力真好”,她说完笑着摇摇头。
说到阜康大学城包夜,可不止是吃喝玩乐这么简单。图书馆的灯也亮着呢,考研党、考公族,谁不是咬着牙在拼?有时候我觉得,这里的夜晚像个大型直播现场——有人选择放松,有人选择奋斗,各有各的活法,各有各的精彩。
你看那边篮球场上,还有人在打球,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在夜里特别清晰。再看宿舍楼,有的窗户黑着,有的还透出微弱的光——可能是追剧,也可能是挑灯夜读。每个亮着的窗口后面,都是一个正在发生的青春故事。
路边长椅上坐着个男生在弹吉他,声音轻轻的,像在为什么人练习情歌。路过的人都放轻了脚步,生怕打扰了这份美好。这种不经意间遇见的温柔,才是夜生活最打动人的地方吧。
其实想想,阜康大学城夜生活之所以让人留恋,不就是因为这些零零碎碎的瞬间吗?可能是烧烤摊上升起的烟火气,可能是便利店永远温热的关东煮,可能是某个熬夜复习的夜晚抬头看见的星光。这些碎片拼在一起,就成了我们回不去的,却又永远忘不掉的青春。
夜深了,小吃摊开始收摊,便利店换了早班店员,咖啡馆打烊了。但总有些地方还亮着灯,总有些年轻人还在路上。这就是阜康大学城的夜晚——永远年轻,永远有人正年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