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尔木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电话,格尔木学生随时响应联系电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8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深夜里的紧急求助

上周叁凌晨一点,朋友的车在格尔木郊外抛锚了。荒郊野岭的,连个路灯都没有。他翻遍通讯录,突然想起存过格尔木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电话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后,不到二十分钟,两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就骑着电动叁轮车出现了。车斗里装着维修工具和几本卷边的高中教材。

这种服务在咱们这儿挺新鲜的。起初我也纳闷,学生哪来这么多精力?后来才知道,这些孩子大多来自牧区家庭,从小就跟着父辈摆弄机车。现在用课余时间帮人解决急事,既能补贴生活费,又能积累实践经验。有个叫扎西的男生跟我说,他们团队里有人擅长修车,有人熟悉周边路线,还有人会简单的急救处理。

记得有回在昆仑路小吃街,遇见他们给外地游客送充电宝。那游客手机没电迷了路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格尔木学生随时响应联系电话。当时那个送充电宝的男生满头大汗,却笑着说不碍事,他正好要去那边上补习班。这种随时随地能联系上的便利,确实给很多人解了燃眉之急。

藏在书包里的温暖

他们的叁轮车总是收拾得特别整齐。除了维修工具,车斗隔层还备着矿泉水、创可贴,甚至还有给高原反应游客准备的便携氧气罐。有次我问其中一个女生,准备这么多东西不麻烦吗?她拉开书包给我看,里面除了作业本,还真装着各种小物件。“咱们这儿景区之间距离远,有时候游客需要个针线包都不好找。”她说这话时,正在给一位阿姨的旅行包缝松掉的背带。

这些孩子对当地特别熟悉。哪条近道能避开施工路段,哪个观景台能看到最美的日出,他们比导航软件还清楚。上周帮忙指路时,他们居然带着迷路的自驾游客找到了一片野生的格桑花海,那是连旅游攻略上都没记载的地方。

现在我的手机里也存着这个号码。虽然还没用过,但知道有这样一群随叫随到的年轻人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就像隔壁邻居家总亮着的那盏灯,你知道它不一定用得上,但光是看着就让人安心。

昨天路过他们常聚集的街角,看见五六个学生围着地图商量什么。走近才听明白,他们在规划新的服务路线,想把西边新开发的文创园区也纳入服务范围。穿蓝色校服的男生边做笔记边说:“往后艺术中心办夜展时,咱们得有人在那附近值班。”或许下个月,他们的叁轮车队就会出现在更远的地方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