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丘哪里有站小巷的,安丘站小巷位置在哪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4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总听人聊起安丘站小巷,不少朋友都在打听安丘哪里有站小巷的。今天正好路过火车站,就顺道帮大伙儿瞅瞅。

绕着安丘站走了半圈,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门道。火车站对面那片老居民区,窄窄的巷子纵横交错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。巷口修鞋的大爷一边敲着鞋跟一边说:“你找站小巷啊?往前走到第叁个路口右拐,那一片都叫站前巷。”?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顺着大爷指的路往里走,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。早餐摊的蒸笼冒着热气,卖菜的叁轮车挤在巷子两侧,晾衣绳从这头拉到那头。几个老街坊坐在门槛上摘菜,听我问起安丘站小巷位置在哪,都乐呵呵地指路:“往前走到红砖房那儿,左手边那条最热闹。”

说来也挺有意思,这些巷子虽然看着老旧,却藏着不少地道的安丘味道。那家做了叁十年的酥锅老铺,锅贴煎得金黄焦脆;还有祖传的景芝金丝酱菜,坛子摆满了半面墙。往深处走,居然发现了个老式剃头铺,老师傅还在用着上世纪的手推子。

我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,碰见个送外卖的小哥。他电动车骑得忒熟,在仅容一人通过的窄巷里灵活穿梭。“这片我天天跑,”他擦着汗说,“安丘站小巷位置就在火车站南边这一片,老住户都管这叫‘站前八条巷’。”

藏在巷尾的老手艺

再往深处走,喧闹声渐渐小了。巷尾有家竹编铺子,老师傅坐在小马扎上编筐,手指翻飞间竹篾就变成了精致的篮筐。他告诉我,这条巷子打从他爷爷那辈就在这儿了。“以前赶火车的人常来买竹篮装东西,现在买的人少了,但街坊邻居还认这个老手艺。”

转到另一条平行的巷子,景象又不一样了。几户人家把院门敞开,院里石榴树探出墙头。有位大妈正在井边洗衣服,她说这条巷子正经名字叫“站前二巷”,但大家都习惯叫站小巷。“你从火车站广场东侧那个小路口进来,右手边第一条就是我们这儿。”

走着走着,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炸货香。顺着味儿找过去,是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炸酥肉店。老板娘边捞金黄的酥肉边说:“咱这安丘站小巷的炸货,好多外地人都专门来找呢。昨天还有个济南来的客人,说是小时候吃过,特地坐火车来找这个味儿。”
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暖黄的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,照在斑驳的墙面上。我站在巷口回望,忽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找安丘哪里有站小巷的了——这里不只是一条普通的巷子,更像是安丘人生活的博物馆,每块砖瓦都藏着故事。

要离开时,又碰见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问路。看来寻找安丘站小巷位置的人还真不少。我给他指了路,看着他兴冲冲地钻进巷子,想必也是去寻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老味道吧。

推荐文章